遊祖師殿   受達摩傳心印

 

濟公活佛 民國七十四年五月四日 歲次乙丑年三月十五日

 

 

詩曰 :指破玄關石點頭。春風得意解千愁。

      青山景色怡心性。海上行舟四處遊。

 

濟佛:上床須脫鞋,睡覺必蓋被,這是何理?哈哈!不將塵土帶上

      床,雙腳落得「輕鬆」;學佛修道者,想除掛礙,為何卻抱

      着「形相」(神相)不放?廟公晚上睡覺,任由菩薩神明桌上

      坐,可是老衲卻常遇着廟公(修行的人),為怕菩薩丟掉,抱

      着神像上床,這真是大笑話。放下!放下!趕快放下那些炫

      奇、好異、追求神通、好聽神話的心理,才免使自己陷於泥

      沼難以自拔。修道貴能放下一切-----放心、放煩惱、放形

      相,若不從修德立根基,何日能擺脫有形的輪廻路?再

     「睡覺須蓋被」----睡時一場空,如無棉被保身易着涼,這

      條「保身被」即是「功德加被」。修行人雖然要空一切,但

      功德不能空,否則成為自了漢,作做自私仙佛,何有樂趣?

      立功德即是行「結善緣」工夫,「助人」是成佛根基,所以

      說: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,你想到極樂世界,請先在人間做

      些能使身心快樂的好事吧!楊生準備上蓮臺,為使求道學

      佛的人了悟真理,為師帶你拜會達摩祖師。

 

楊生:遵命…。

 

濟佛:已到「祖師殿」,快下蓮臺參拜祖師吧!

 

楊生:是是!剎那至此一聖境,果見前面有一「祖師殿」之廟堂。

 

達摩:哈哈!今日濟佛帶楊生來訪,「恕不招待」!

 

楊生:豈敢勞駕  祖師。

 

濟佛:愚徒啊!你是否體悟祖師之禪意呢?

 

楊生:我看不是祖師不歡迎我們,而是祖師在演佛法,祖師既不招

      待,我們回去好了。

 

達摩:哈哈!世界多情,若熱情招待,恐怕讓眾生留戀不想走,有

     朝一日,四腳伸直爬不起來的時候,還有誰為你多情?還不

     是把你當廢物,移到山上埋掉了嗎?所以世人不要貪戀一時

     之世情,而忘修本來,到時有誰肯替你擔罪業呢?楊生啊!

     祖師不「招待」你之意知道否?

 

楊生:達摩祖師西來一字無,全憑心意用功夫,我想祖師正用「心」

      在招待我們呢!

 

濟佛:哈哈!達摩正用「心法」在待客,非是無禮,他是不倒翁,

     故不叫我們坐,正是要你「立地成佛」呢!吾在此亦引述一

     段客人以「心法」招待主人之禪宗公案,讓世人參之。昔時

     永嘉大師悟道後,往參六祖惠能大師。到了曹溪,見到六祖,

     他沒有立即以禮相見,卻手持着錫杖,遶着六祖轉了三轉,

     然後振動一聲錫杖,站在六祖的面前。六祖大師見此人如此

     唐突,便說:「夫沙門者,具三千威儀,八萬細行,大德自

     何方而來,生大我慢?」意思是說:「凡出家修行者,當具

     德行典範,來賓對主人更當有禮貌與尊敬,你這樣不是有點

     近於傲慢無禮嗎?」永嘉大師曰:「生死事大,無常迅速!」

     意思是說:「男子漢大丈夫,了生死、斷輪廻乃是天地第一

     等大事,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,哪有閒功夫理會這些繁文褥節,

     無謂的禮貌呢?」六祖說:「何不體取無生,了無速乎?」無

     生即是自性本體,眾生之真常靈性,歷劫常住不壞,你何不

     去證悟那無生真面目,如來真實義,直了成佛,這樣不是較

     快嗎? 永嘉大師接着說:「體即無生,了本無速。」靈性既

     然常住不壞,即是不生不滅,所謂生死,只不過性海浮漚罷

     了,故在他證道歌裏說:「五蘊浮雲空去來,三毒水泡虛出

     沒。」「夢裏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。」人生如夢,

     夢中的景象,那一樣不是千真萬確?無始劫之生死流浪,一

     朝證悟,尤若一覺醒來,此時卻什麼都不見了,六道輪廻,

     生生死死,皆如過眼雲煙,已消失得無影無蹤。證悟這本性

     以後,未見其始,不見其終,歷劫猶如一剎那,自性既無生

     滅,故無遲速。六祖大師聽後,心知眼前這位行者已證悟大

     道,心中歡喜,乃曰:「如是!如是!」此即以心傳心,心

     印相傳之「心法」。永嘉大師經六祖為之印證後,即具備威

     儀而向六祖禮拜,當夜即在漕溪過了一宿,禪史稱「一宿

     覺」。

 

達摩:濟佛不愧是禪師。坐下不想走,睡着不想,故教你們「立

      地不倒」,成個自在佛。

 

楊生:祖師果然不凡,不知祖師殿中有何妙道可尋?

 

達摩:祖師西來東渡,乃西方有佛,東方亦有佛故,為使東西之佛

      相見,故祖師西來無何妙法,只用此「心」交個朋友。

 

楊生:未知祖師西來交了多少朋友?

 

達摩:哈哈!有佛心的皆是朋友,孔夫子亦曰:「四海之內皆兄弟」

     ,真不愧是東方大聖佛。

 

楊生:何謂祖師殿?

 

達摩:祖師居處也。

 

楊生:請問裏面住了幾位「達摩」?

 

達摩:人人皆是達摩,如真修得與我相同,皆是達摩,故裏面達摩

      不知數。

 

楊生:原來如此。

 

達摩:今日濟佛及台中聖德寶宮楊生奉旨著作「靈山求道記」一書,

      吾甚覺欣慰,祖師心法藉此可以發揚光大,今日藉達摩之指,

      點化一些靈機,提供世人參悟。

 

楊生:感謝祖師開示。突見祖師面前有一排用木頭做成的人像,又

      有一排如人頭樣的石頭整齊排列,不知祖師要作什麼?

 

達摩:要為他們說法。

 

楊生:木頭人、石頭像,如何聽法呢?

 

達摩:比人還聽話哩!

 

楊生:如何說呢?

 

達摩:世人心性難定,你勸他往西,他偏往東,要他淨念,他偏妄

      想,勸他學好,他偏習壞,對世人說法有時還不如「對牛彈

      琴」。這些木頭人、石頭像乖乖聽話,你移東,它就向東,

      世人常說「頑石尚能點頭」,這不是比人還聽話嗎?

 

楊生:果然有道理。世人常言:「寧願救蟲,不願救人。」報載曾

      經有件車禍,傷者奄奄一息,此時一位旁觀者乃奮身搶救,

      並以車載送傷者就醫,孰料傷者就醫後,不但不感恩圖報,

      反而指這位救命恩人為肇事者,使其百口莫辯,大嘆「人心

      如蛇蠍」,故有時人比物都不如,要叫人心聽話,更是困難,

      所以祖師今日乾脆不對人說法,反向木頭說法了。

 

達摩:看我為它們說法: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手點石頭,看我指頭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點木頭,記住心頭。

 

楊生:只見祖師說法後,用手指往木頭、石頭一點,他們立刻點頭,

      還會動作呢!真是奇妙,為何木石會點頭呢?

 

達摩:哈哈!因為我已為他們「點頭」啊!

 

楊生:祖師佛語妙手,果真點活了「頑石、朽木」。

 

達摩:世人心念一日千萬轉,轉東轉西,想名想利,無時或歇,心

      經上說:「無智亦無得,以無所得故。」眾生啊!找個空閒,

      放下腦中的陰險巧詐與心上的大石頭吧!就像這些木石像,

      對人間勢利渾然無念,自然做個世外客。人心就是這麼難調

      教,所以有時要像木石般的「忘情」,它才會乖乖聽話。可

      嘆世人有的頭被點了幾十次,聽了無數法語,仍然無動於衷,

      比這些朽木頑石還不如呢!

 

楊生:點化有何作用?

 

達摩: 祖師西來一字無,全憑心意用功夫;

      只用妙手一指點,頓悟如來皈南無。

 

      凡能悟此一點之真實妙義,即入如來境地。因世人離靈山日

      遠,皆忘本來根源,頭為生命之樞紐、靈山祖地無極故宅,

      善知識用手指爾人之自性地,乃教人頓悟本來面目O,凡悟

      之者,必能得證佛法妙道。今日藉「靈山求道記」一書之著

      述,特洩此禪門一指禪,做眾生當頭棒喝之木鐸,願眾生勿

      忘本來,頓悟祖師西來之意,才能重返靈山見佛母。

 

楊生:點化玄機已明,祖師尚有「心印」,如何傳法?

 

達摩:楊生你伸出手來,我們以大拇指互相按住,打個「信用印」

      ,明白了嗎?

 

楊生:這不是小孩子玩遊戲的「約定記號」嗎?

 

達摩:正是!小孩最天真,不用寫「契約」,但用「手指互印」即

      已生效,這是「先天印信」呢!

 

楊生:沒有「印色」,看不出來,難道有效嗎?

 

達摩:我以前在貴宮著作的「達摩玄指寶錄」一書值得一看,願世

      人多參研領悟,必有所得,說偈曰: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先天心印最可靠,不染印泥無色塵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佛法廣大手中藏,雙手合掌心印心;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各種手印隨心轉,子亥合同最天真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萬法由心生信念,祖傳心印萬古新。

 

濟佛:楊生快謝祖師開示。

 

楊生:感謝祖師之開示!

 

濟佛:準備回宮 …聖德寶宮已到, 楊生下蓮臺,魂魄投體。

boktakhk1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遊鸞務院   覺善書勸世功深

 

濟公活佛 民國七十四年五月八日 歲次乙丑年三月十九日

 

 

詩曰 :勸人方便有多門。宗教無私世所尊。

      感應揮鸞批聖訓。新書渡世正乾坤。

 

濟佛:今日將訪一處聖地,楊生準備上蓮臺。

 

楊生:遵命,不知今日訪問靈山何處呢?

 

濟佛:修道唯一心,方便有多門, 關聖帝君普設鸞門飛鸞闡教,於

      近代以來,風行一時,各地鸞堂著作善書,可謂五步十車,

      盛況空前,將無上甚深佛法、修身儒道闡明於日常生活之道

      中,其大悲大願,宏揚正法,可謂利益人天無量,已在宗教

      普化人心,渡人修道上,厥功甚偉,故在鸞門方便法門中得

      道者亦甚多,惜乎未受世人重視,今日即帶楊生前往靈山聖

      境,看看鸞門修道士的證道情形,楊生上蓮臺,準備出發。

 

楊生:隨師乘坐蓮臺,剎那浮於空中,為何見到本宮浮射出萬道光

      芒呢?又見到雲車載滿善書,一車一車往人間送呢?且傳來

      陣陣香味,書上也浮着光芒,真是奇怪。

 

濟佛:聖德扶鸞著書,廣贈四海,渡人無量,眾生向道,心有所歸

      依,故其回光返照,道炁凝結,而有此瑞氣現象。至於其味

      道,乃是「書香」之氣,因聖書記載真理與善言,傳播佛法

      妙道及儒門聖訓,充滿浩然正氣,所以發出光芒。

 

楊生:人間的善書是由天上送來的嗎?

 

濟佛:正是!

 

楊生:鸞門的善書都是在人間印送,怎麼會由天上傳送人間?此理

      弟子不懂。

 

濟佛:你有所不知,善書聖典乃三界高真降筆所著,雖言人間印送,

      其實是由天上送來。但是此中亦含天人合一之妙,如一本善

      書內容豐富珍貴且淺白易懂,則助印的人必多,印送數量亦

      多,其功德自然隨之增加。

 

楊生:既是仙佛降筆傳書,為何會有內容不一,深淺各異之不同呢?

 

濟佛:哈哈!上界傳書之旨意,本是至真至善至美,然因人間擔任

     傳真之正鸞素質不一,故仙佛之靈力經正鸞再轉播後,所得

     之鸞文便有所分別也。此猶如人間電視台所發射之電波(

     佛之靈力),經由不同之電視機(正鸞)接收再轉播後,常會

     有不同品質的畫面(鸞文)出現,有者失真渡較少,有者失真

     渡較大,有者甚至畫面模糊不穩定,令人「不忍卒睹」,究其

     因,此非電視台之電波不良,實乃電視機品質有問題。故正鸞

     之「素質」很重要,否則仙佛之靈力受此「不良導體」之轉播

     ,必會大大失真也。

     又一宮堂之正鸞、門生素質高,則所降之鸞書水準亦高;素質

     低者水準亦低,故曰:「道因人而降,法因材而施」,因仙佛

     降筆乃活潑應用,對小學生不能上大學課程,教大學生不能用

     小學書本,因此各種鸞書內容未能達到一律水平,即是此故。

     老衲在此寄語眾生,切莫因一時所看之鸞文水準不高,便否定

     其價值,甚至否定冥冥中仙佛之存在,或視為「邪魔外道」,

     此為「一竿子打翻整船人」之不客觀看法。只要說得有理,

     能啟人正信,則皆為傳播佛法之「同道」,況且有時「下下

     人有上上智」,豈可太武斷而輕視之?

 

楊生:原來如此,常有人提起此一問題相詢,今天總算得到恩師的

      解答。

 

濟佛:鸞即鳥也,故鸞筆可以揮聖典、演真經,如極樂世界之鸞鳥

      口吐妙音而演佛法。今日鸞書四處飛揚,即是應運而興,猶

      如鸞鳥啣書四處散佈,喚醒世人,普化有緣,勝於各宗教書

      刊。凡是應運而興之事物,必能自然流行風傳,當今之世,

      亦唯有靠鸞書之普化,始能挽頹風,振人心,化末劫也。

 

楊生:恩師說得是,據弟子所知,目前受勸化向善者,皈依學佛、

      學道者,大都因看到鸞門善書,啟發其向道初心,而引起

      追求宗教熱誠,探討人生百年之後問題的興趣,故鸞書的

      功能是不可抹滅的。

 

濟佛:尤其老衲與賢徒所著之「地獄遊記、天堂遊記」勸世效能最

      佳。

 

楊生:這都是  恩師的大德。

 

濟佛:不敢言德,勸世本初心,渡人是志願。我們趕往目的地吧!

 

楊生:來到此處,聞得陣陣的書香味道,前面樓閣羅列,正中一殿

      上書:「鸞務院」,不知此為何處?

 

濟佛:此地乃在無極天 ,鸞務院乃負責三期普渡,統轄人間各鸞

      門之道務。

 

楊生:鸞務不是由南天所管轄嗎?未曾聽聞無極天亦有鸞務院之設。

 

濟佛:因天時變遷,昔日鸞門大多都僅述及善惡因果報應之範圍,

      故由南天管轄。今日之鸞堂質素大為提升,已由小乘進入

      大乘,其傳教渡化已走上三教真諦,讓人明心悟性,參究

      生死法門,可謂道證無極之果,故無極聖境亦浮現此一莊

      嚴聖殿。

 

楊生:人間世態變化,上天亦隨之變化,此是何理?

 

濟佛:萬法由心所生,因鸞門之道,正應運普化蒼生,受感化向道

      修善者不計其數,以目前來說,已不遜於其他宗教。此一事

      實既已現出形態,自然上天有感,浮生此種境象,此乃天心

      至公,種豆得豆,種瓜得瓜也,並非某一宗教才是究竟法門。

      所謂究竟法乃能直指人心,使人頓悟本來,向善修心者即是。

      因鸞門著書普化世人,令人閱書知修,似過去仙佛應運宣教

      說法,既有此無量功德,故能成就此無量聖境。

 

楊生:原來如此。

 

濟佛:我帶你進入參觀吧!

 

楊生:隨恩師背後進入鸞務院,但見裏面供奉一尊  關聖帝君畫像,

      威嚴十足,手捧春秋,正在展閱。

 

濟佛:楊生你看此情形,有何感想?

 

楊生:但覺一股浩然正氣直逼而來。

 

濟佛:關聖帝君主掌鸞門,祂於世時,不但在沙場上是一位護國衛

      民的英勇武將,卸下戰袍,卻是一位知書達理,正氣浩然,

      守全仁義禮智信五常的溫文儒者,可謂文武雙全,堪稱「山

      西夫子」,而與「山東夫子」─孔子,同垂青史。祂證果之

      後,更是大力提倡鸞門之印善書、放生等慈善活動,可見其

      威嚴武相之後,另有一慈悲莊嚴法相也。當今人心變態,趨

      於聲色邪流,正氣全失,關帝於心不忍,故手捧春秋,一股

      濟世渡人之心,鸞門奉為主神,領旨揮鸞闡教,一切聖書,

      即如春秋聖典,糾邪說、遏異端。關帝展閱春秋,秉燭達旦,

      不動於聲色,用此一精神,感召世人,所有三界高真降鸞,

      垂示聖典,復活古聖先賢之精神,使大義春秋,得以重現

      當世,故位證玄靈高上帝。

 

楊生:聞師一席話,頓覺關聖帝君偉大之忠義精神,令人肅然起敬,

      無人能與比倫。

 

濟佛:當今靈界、人間魔氛盛行,凡是修道者,宜供奉  關聖帝

      以為護法。因帝君正氣浩然,為伏魔鎮邪之保護神,為學道

      拜佛者之大護法,甚者關帝應運主掌宇宙轉輪之權柄,世人

      恭敬奉之,必有感應焉。

 

楊生:關帝主掌宇宙轉輪,何以見之?

 

濟佛:因世道衰微,正氣漸失,唯有關聖大放正氣,補充天地元氣,

      始能免去眾生之浩劫,故  關帝忠義千秋,流芳萬世。

 

楊生:原來如此,想不到冥冥之中,世人皆受了關聖帝君浩然正氣

      之恩而卻不自知。

 

濟佛:隨我再進入後殿吧!

 

楊生:隨恩師進入後殿,為一寬大之藏書樓,各鸞門所著作之善書

      浮出光芒,但為何每本書光芒不一,甚者全無光芒呢?

 

濟佛:哈哈!鸞書亦分上中下三乘,上乘有性理之學,無極之說,

      心性之法;中下三乘講因果述報應;再下乘說醫藥,救肉

      體。層次不一,故其道光不同。至於無何光芒者,僅為一

      般鸞書,無何大道理,或傳真不當或識神之庸俗作品,無

      何勸世價值。

 

楊生:著書勸世有功,若傳真有誤或理論偏差者有過否?

 

濟佛:一般善書如內容平平,尚無大過,若傳真有悟,製造邪說,

      乖傳神意,則列為黑籍,此在鸞務院內亦有存檔,犯之者罪

      及三世,累及子孫,執筆掌乩者不可不慎!

 

楊生:誤傳聖意有罪,陽人著作書籍,筆下不作公正評論,任意毀

      謗或批評他教者是否有罪?

 

濟佛:筆即「刀」也,以筆刀殺伐,傷及正人者,猶如殺人罪。刀

      傷人僅一生,流書卻害人、毀人三世,其罪更大,故犯此者,

      地獄黑籍有名,難逃業報,故老衲在此沉痛寄語眾生:慎之

      哉!慎之哉!尤其各教門中之人,為護其教而著書毀他教者,

      罪業更大,因既為教門中人,應知渡人隨緣,各教各有其道,

      不可妄加菲薄,而造業報,否者難逃地獄之刑。佛門子弟猶

      應注意及此,切勿以文章毀謗他教,自造惡緣,而受輪廻報

      應。今日就此,來日再拜訪鸞門成道之士,以作勸世。楊生

      上蓮臺。

 

楊生:遵命!

 

濟佛:聖德寶宮已到, 楊生魂魄投體。

boktakhk1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遊鸞門聖地   遇真人說法教

 

濟公活佛 民國七十四年六月五日 歲次乙丑年四月十七日

 

 

詩曰 :萬教歸心道理同。隨緣渡化勿相攻。

      鸞門最好修身地。不倚不偏允執中。

 

濟佛:今日準備雲遊著書,楊生上蓮臺吧!

 

楊生:遵命!我已坐穩蓮臺,請恩師起程吧!

 

濟佛:已到目的地,楊生下蓮臺吧!

 

楊生:此處前次已來過,是鸞務院啊!

 

濟佛:正是。因鸞門綜三教之精神,溶為一爐,傳播三教之教義,

      提供世人精神修養之所需,振興固有道德文化,覺世牖民,

      是古聖先賢與今日人類心靈的一座橋樑,更是末法時期,

      眾生誕登天界的一條捷徑,在另一方面亦是民間文化的保

      護者,故在天界之三教高真,深為嘉許。故今日皈依鸞門

      修成正果者,已不少位證無極果位。楊生隨我進入內殿吧!

 

楊生:遵命。前次匆忙未予細觀,今日觀院內各種官員甚多,未知

      他們做何職務?

 

濟佛:他們是考校官,凡是皈依鸞門者,生前除犯大過者,判入地

      獄外,尚有中上乘果位之得道者,仍需考校官之核對。一般

      鸞生修士,如無何大德,則在南天(氣天)之中,位證中乘果

      位或由此再加修煉,晉升為上乘無極果位。然道高德厚者,

      則直接位證無極上乘果位。你可請問考校官吧。

 

楊生:請問考校官,你對今日之鸞門有何看法?

 

考校官:各宗門各有其因緣不同之成就,今日鸞門可以說是一種應

        時運的宗門,因昔日各宗教教主已湼槃,其所留下的經

        典,今人乃據以翻譯講述,作為渡人之方法,然經典有

        限,古法難化,對追求新知的近代人類,常有不能滿足所

        需,或者格格不入之感,上天為了普化眾生,所以  關帝

        設鸞門以闡教,藉桃枝柳筆,作為三界仙佛現身說法,重

        顕昔日宗風之法門。如當今之世必以電燈、冰箱、汽車等

        應時物,才能滿足今人所需一樣。宗教之教義亦同,

        必須以淺白通俗之道理,符合當今世人生活潮流之需要,

        及可行之方便法門,以教示人類如何從科技時代之生活中

        去調和自己家庭,修持自己心性,做如何之布施、忍辱、

        精進等,從五倫八德中修煉,這才是當今人類所迫切需要

        的宗教。但教主遠去,今日賢哲雖多,只能依文解釋,則

        又尚嫌不足。具有大根器者,能觀宇宙之妙,創今人所用

        之大法,無所固執,大公平等者又不多見,故必藉三界之

        靈再次傳達真理於人間,故有扶鸞之聖舉。

 

楊生:考校官說得有理,但世人尚有認為扶鸞是虛構之事,甚者斥

      為外道旁門之術,或神佛根本不至鸞堂扶鸞,不知您之看法

      如何?

 

考校官:今日科技發達,聲電之學已進入微妙階段,可以測知宇宙

        充滿各種不同能量,三界神佛亦是一種能量份子,感召人

        電(人體導電),發生一種振動力(扶鸞)而轉動原理,這是

        很自然之事。再者各國靈學硏究,已能證明靈界之存在,

        故召靈會中常有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,而各教各門亦皆在

        力求各種證明,以顕示自己教派神佛之「靈應」,這種靈

        應有夢中示現、心靈感應、各種預知、疾病突然消失,各

        種佛咒神水、手印法訣之治病消災功能等,各教皆自稱有

        此神奇力量,既然如此,仙佛感應,扶鸞傳真乃是雕蟲小

        技,有何不可信之處呢?至於佛是無所不至的,能由印渡

        至中國、美國…為何不能至鸞門?需要佛的地方,佛就在

        那個地方。

 

楊生:言之有理。再請問您之職務為何?

 

考校官:凡皈依鸞門者,南天及無極天鸞務院即予註籍,因眾生本

       為無極之原靈,歷世修行,各隨因緣,發願渡眾,故鸞門

       亦有不少上根善智之士,在此應運渡人,其道德可敬,修

       持有方,凡眾生擇其善者而從之,努力修持,廣行功德,

       則歸空之後皆可以返回無極聖域。吾即考校鸞門修士功果

       及皈依何廟堂修持與其經過,皆一一錄誌而結案,以評功

       而定果。

 

濟佛:感謝考校官之開示,賢徒我們準備參觀他處吧!

 

楊生:感謝考校官指點迷津,告辭了。

 

濟佛:楊生快隨我乘蓮臺,我們另到他處參觀訪問。

 

楊生:剎那來到此地,這裏的風光明媚,景色怡人。

 

濟佛:這裏是鸞務院附近的一個逍遙聖地,位在無極界的一處。

 

楊生:原來如此,這裏與西方聖境並無兩樣,有一股道法自然的情

      境,松柏、涼亭、蓮池映成一股世外仙境,有許多出塵之士

      在那裏徜徉,有的在下棋,有的在散步,好像與世無爭的樣

      子。

 

濟佛:修士離塵成道後,過得無憂無慮,閒情逸緻,了無煩惱罣

      的生活,這是世間難得之事。前面來了一位真人,你可拜訪

      他。

 

楊生:弟子叩見上仙,請問聖名?

 

真人:楊善生免禮,吾法名修德真人,我們皆是鸞門同道,今日來

      訪,吾甚欣悅。觀爾臺中聖德寶宮,鸞務宏展,聖書廣播,

      與昔日吾在世相比,可謂青出於藍,而勝於藍, 對當今世道

      潮流可謂投下一帖「清潔劑」,其影響人心向善的功德,可

      謂凌駕諸教之上。

 

楊生:豈敢!請問真人,您如何有今天果位?

 

真人:我為台灣南部某鸞堂堂主,生前獻身鸞門廿餘年,領旨著書

      六部,晚年持齋,一生效勞於聖門,立下功德,死後不受輪

      廻之苦,而上昇無極聖境,再經一番修煉之後,已得真人果

      位。

 

楊生:聆聽前賢之話,甚為感佩,不知在鸞門修道,如何才能超脫

      生死,又當何種聖職,功德較大?

 

真人:在鸞門修道,如何達到超脫生死,這要看他所下功夫了。

 

濟佛:現刻純陽大帝駕到,楊生準備接駕。

 

楊生:恭參  孚佑帝君聖駕。

 

大帝:楊生免禮。吾為鸞門三恩主之一,今日知道楊生來到無極鸞

      門聖地訪問,特趕來吐露一些天機,以供鸞門修士參考。剛

      才楊生所問,要超脫生死,首要「看得開、放得下、擺得平」

      ,如此而已。

 

楊生:請大帝再述其詳。

 

大帝:看得開----皈依鸞門參鸞學道,乃是應運最方便法門,不用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出家、不用辭職,不用持齋,如何說呢?因鸞門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為應運法門,人人可修,不必皈依即持全齋,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妨家庭事業,故如還不能看開而找時間勤鸞參修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要想成道豈有可能?世人許多皈依鸞門不能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之以恒抽空參鸞,如此無心於道,何能成道?故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看得開,即要人名利雖不必全部拋棄,但仍宜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泊以處,才能明心悟道,才能了脫生死。

 

楊生:皈依鸞門者不持全齋,是否有影響其功果?

 

大帝:鸞門為在家修道之法門,效關帝忠義精神,故牛犬不食為初

      戒。至於培養性靈,養就慈悲情懷,則以持早齋而漸入全

      齋。但若環境不允許,並不勉強為之。若其一時無法齋戒,

      對於放生、助印善書等事,當勤行為之,亦可補其不足。

 

楊生:至於「放得下」呢?

 

大帝:修道無難,只是放不下,放不下何事呢?得失、名利、情

      愛、貪慾等,如能將這些掛碍放下一些(不是全部拋棄,應

      重儒家五倫,不拋世俗家庭社會,但要求此心不受這些所困)

      ,則業障、俗業、塵勞可以減輕,如此心性才能清明,有助

      於提昇自性進入於無極聖境。

 

楊生:何謂「擺得平」呢?

 

大帝:世人最怕「心不平」,心為何不平?就是起於貪嗔痴,即是

      怨恨、嫉妒、多慾、妄想,能將此心修平,「身口意」三業

      磨平,即是擺得平,心賊不亂,心魔不生,道性現前,要了

      脫生死有何困難?

 

楊生:感謝  呂恩主開示。

 

真人:欣逢孚佑帝君駕到,解說鸞門超生了死之道,吾今解說在鸞

      門修道,於立功立德方面,何者較大?鸞門主要為扶鸞著書

      勸世渡人,所以鸞門之第一大功德者為正鸞。以當今之世而

      論,如能一生著作十本善書,內容正確,合乎真理並印行勸

      世,且生平無何大過者,必可道成天上,名留人間。善書之

      著成端賴印行勸世,故助印善書之功德亦是最大,然助印者

      宜選擇內容正確,有勸世意義者,則其助印廻光反照之功德

     ,可謂無盡無邊。再者一宮堂之主持,因設宮堂始能闡教,故

      一宮堂之主如能持公秉正,栽培正鸞,引渡鸞生,則為開山

      之祖,乃是大功德者。再者為唱鸞生、記錄生、正鸞扶鸞傳

      真,必靠二部人員以接其真跡聖訓,故立功甚大。以上三者

      如能陪正鸞著書十部,生平無何大過,其果位僅次於正鸞。

      再者為宣講生,聖訓必靠宣講才能深入人心,勸人修道,故

      宣講生如能自求精進,演說聖訓,一生效勞不怠,其果位謹

      次於以上四者。再者為效勞生,一宮堂之道務發展必賴全體

      效勞生之護法助道,皈依以後如逢鸞期,除重大事故外,不

      偷懶懈怠,參鸞協助聖書,抽空前來聖門忙聖務及打掃廟

      堂內外之環境一生如此,生平無何大過,將來亦是道成天

      上,僅次於以上五者之果位。

 

楊生:真人之說,弟子聞知甚詳,但覺尚有不圓滿之處。

 

真人:楊生說之無妨。

 

楊生:一宮堂之主持、唱字生、記錄生只能幾人代表,不能全部進

      入內堂唱字記錄,否則不是秩序大亂嗎?其他宮生也有這些

      才華,只是著書時仍要有人排班護法啊!

 

大帝:真人所說只是大概情形,如效勞生對宮務認真,捐印善書踴

      躍,修持有素,其果位不少凌駕以上五者,故言「師父引進

      門,修行在各人。」各人生死各人了,剛才所說只是職務上

      分類,至於各人勤修立功不怠,則其道果不在此限也。

 

濟佛:感謝二位開示,楊生準備回宮。

 

楊生:感謝大帝與真人開示,告辭了

 

濟佛:聖德寶宮已到, 楊生魂魄投體。

boktakhk1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遊冥府二殿  聽罪魂述苦情

 

濟公活佛 民國七十四年八月十三日 歲次乙丑年六月二十八日

 

 

詩曰 :雨露悲風送故人。人生一世要求真。

     真心可比雷聲動。 動作圓融證法身。

 

濟佛:今日風雨交加,出門甚是不便,但聖德諸生仍然不畏風雨,

      這種能夠突破風雨阻碍,奮勵向前的人,他的前途一定是

      不可限量。人生一世難免遇到風雨交加的時刻,如毀謗、

      打擊、誤解等事,使一個人陷入困境,但是只要問心無愧,

      再大的風雨阻撓不了向前求道的人,所以只要抱以真心,

      謙虛自省,咬緊牙根,堅定信心與腳步,勇往向前,風雨

      終有停時,時間自可證明一切。所以行道人要有此種大無

      畏的精神,不要遭受一時逆境,如無根草,一遇微風小雨,

      便被吹倒了。楊生準備上蓮臺。

 

楊生:遵命,不知今日要往何處訪道呢?

 

濟佛:人生有限,可是世人卻不能體悟此點而求道修德,終究落得

      一場空,雙手空空,名利空空,情愛空空,何苦一生奔忙走

      西東?我們今日前往靈山訪道去吧!…已到目的地了,楊生

      下蓮臺。

 

楊生:這裏不是墓地嗎?怎會是靈山聖地呢?

 

濟佛:哈哈!此山陰靈聚集,所以也可稱為「靈山」啊!

 

楊生:雨天來到這裏,覺得陰森森的,令人恐懼起瘩。

 

濟佛:楊生為何定力不夠呢?為師再為你加靈,開開法眼,等一下

      你就不覺害怕了。

 

楊生:請恩師趕快施法。(濟佛以蒲扇往楊生眼前一拍,果然景況

      全變。) 恩師用蒲扇一扇,為何墳墓不見,都變成一間間房

      屋,此地變成一個城市,還有許多人來來往往呢!

 

濟佛:這裡是臺北觀音山的夜城市(夜都會)墳墓區,一到黃昏,這

      裏就熱鬧起來。

 

楊生:那麼這些人是亡魂了,為何他們沒有住在地府,而住在山

      上呢?

 

濟佛:楊生你有所不知,世人過世以後,要到地府報到,但是報到

     後,一些人無何大罪,被判在平民區居住,所謂「平民區」,

     一部份就在陽世的山墳與陽人平行而住,過着一般人生活。

 

楊生:那麼一些犯罪鬼魂,不能到自己的「墳屋」居住該怎麼辦?

 

濟佛:墳墓石牌即是亡魂的「戶口門牌」,門牌掛在墳屋前,此屋

      即屬於他的,一遇祭日或假期,陰魂會回來這裡及回陽世家

      中探望。

 

楊生:前面這棟房屋蓋得甚為華麗,好像是新居,屋旁還種植了一

      些樹木,好像是一棟別墅,但為何門戶緊閉,不見人跡呢?

 

濟佛:此一棟新屋,乃臺北市一位富人子孫所建,可惜主人無福享

      用,只是一個空戶,因主人在世賺了不少錢,花天酒地,做

      了許多缺德事,故現在已「移居」在地府受罪,我帶你到他

      陽世家中參觀吧!

 

楊生:好的…。

 

濟佛:剎那來到這位富人家門口,楊生下蓮臺吧!

 

楊生:遵命。這裡好像是臺北市郊的山邊,這一戶人家為高廣別墅,

      氣派非凡,我們可以進去參觀嗎?

 

濟佛:當然可以,我們是靈遊著書,陽人無法察覺,隨我進入大

      門吧!

 

楊生:隨恩師背後進入,大門不用開,剎那即穿牆而過,裡面還有

      花木、車庫、小魚池等,環境甚佳。

 

濟佛:快隨我進到裡面吧!

 

楊生:跳入門中,屋內設備豪華,神案前還供着一個男人遺像及靈

      位,莫非是這棟屋裡的主人?

 

濟佛:正是。我再帶你進入他私人辦公室看看。

 

楊生:這間辦公室甚大,豪華辦公桌椅,桌上還堆集了一些文件,

      主人呢?

 

濟佛:主人身體在山上,靈魂在地府。

 

楊生:一生辛苦落得空空,真不值得!

 

濟佛:世人一生爭名奪利不休,忙得不思吃睡,一旦身子躺下起不

      來的時候,如這裏的一切,已是無能為力,一枝筆、一張紙、

      一文錢也不屬於他,一物也不能帶走。現在他囚於地府,始

      悟生前計較多端,如今雙手空空,唯有業隨身,在閻王面前

      只有受罪的份兒,不是太不值得嗎?

 

楊生:這裏的主人到底犯何罪呢?

 

濟佛:我即刻帶你到地府訪問他吧!…

 

楊生:片刻恩師的蓮車已駕到地府第二殿,但見閻王示意迎接。

 

冥王:歡迎濟佛及聖德寶宮聖筆楊生來訪。

 

濟佛:因奉旨著作「靈山求道記」,為求證一樁案情,特來訪問。

 

冥王:歡迎之至。

 

濟佛:今日要探望者為住於O地之陳OO

 

冥王:命文判查明陳魂去處。

 

文判:遵命!查陳魂現刻尚拘在本殿臨時囚獄之中。

 

濟佛:請冥王派員引導我們師徒前去訪問吧!

 

冥王:是,是。命由武判官帶路,引導濟佛及楊善生前去。

 

武判:遵命!請濟佛及楊善生隨我前去吧!

 

楊生:地獄氣氛陰森無比,昔日與恩師著作「地獄遊記」時,曾遊

      訪十殿,今日再來一遊,有許多景觀已經不同。

 

濟佛:將近十年歲月,人心多變,冥法無情,故又新增許多冥律,

      才能治理亡魂。

 

楊生:原來如此。

 

武判:已到臨時囚獄,我傳喚陳罪魂出來。陳魂聽命!玆有臺中聖

      德寶宮奉旨著書,濟公活佛及楊善生特地前來探視。

 

陳魂:感謝  濟公活佛及楊善生!請二位趕快幫幫忙,向閻王求情,

      不要判我重刑,二位大慈大悲,救救我啊!

 

濟佛:不要緊張,我會幫你說情,但你要先說出為何今天會落到這

      個下場。

 

陳魂:嗚嗚……說來話長,我在世時開建設公司,因當年景氣好,

     人人搶購房子,賺了大筆錢後飽暖思淫慾,因公司的售屋小

     姐各個美艷,我便用計請客,以迷藥暗下酒菜中,受姦污者

     十餘人,她們受騙後有者怨恨不已,但因我財多位大,也不

     敢聲張。還有因建屋生意好,與客戶簽約建築的房屋品質全

     無實在,偷工減料,只要外表好看,一切建材及水電材料力

     求劣質,如此貪財更多。一生中只因犯下這些罪惡,於二月

     前心臓病突發,一命嗚呼哀哉,黑白無常押至地府,經第一

     殿之審查後交第二殿待審,文判已告知我在世所犯罪證,使

     我心中害怕不已,本來想「有錢能使鬼推磨」,根本不信有

     鬼神地獄之事,那知魂離肉體,身不由己之後,黑白無常押

     至地獄,世上還有許多房屋、嬌妻數人、房子數十棟,如今

     全沒有我的份,早知如此,也會多做一些善事,拜拜神佛,

     就不會落得今天這麼淒慘!

 

濟佛:後悔已來不及了,但願你來世好好修吧!

 

武判:來世已無法這麼享受,我看是貧窮之人了。

 

陳魂:我已說出罪情,請濟公活佛代向冥王求情!

 

濟佛:我會說說看,但准與不准非我的權限。

 

陳魂:千萬拜託拜託!

 

濟佛:我們向冥王辭駕吧!…

 

楊生:感謝  冥王賜准訪問罪魂。

 

冥王:楊生揮鸞著書,勸世功深,今日又有新著作,理當提供協

      助。

 

濟佛:陳罪魂要求老納向冥王說情,他既已實供案情,論該有功,

      尚請冥王寬赦一二。

 

冥王:陳罪魂既已實招口供,協著善書,特准記十功以消一部份

     罪情。

 

濟佛:感謝冥王慈悲,我們先告辭了…。

 

      勸世人,爭什麼?縱有萬貫雙手空。

      勸世人,貪什麼?縱有嬌娘美色一樣空

      勸世人,理智些,生前行善不落空。

      勸世人,珍惜些,趁有人生快修行,以免無常一到萬事空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聖德寶宮已到, 楊生魂魄投體。

boktakhk1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濟佛談真道  修行宜警覺

 

濟公活佛 民國七十四年九月廿四日 歲次乙丑年八月十一日

 

 

詩曰 :求道之人數萬千。東奔西走覓神仙。

     真經無字休計較。 正法傳心頓悟先。

 

濟佛:世上求道學佛之人太多了,這是可喜的現象。道德經云:

     「大道廢,有仁義。」在世道衰頹之時,仁義之士必出,所謂

     「天生善人」以救世,但在大家熱衷於道時,百家爭鳴,魔必

      隨之而生,故老子云:「智慧出,有大偽。」因此,今日修

      道可以說是「修智慧道」,有「善根」沒有「慧根」的人,

      他辛苦一生奔波於道場,可能只得列一個中下乘的「善果」

      ,無法證得上乘的「慧果─正果」,實在是一件可惜的事。

 

楊生:有善心的人得不到「正果」,那不是一件很慘忍的事情嗎?

      恩師胸懷「濟公」救世之心,何不趁著作「靈山求道記」

      時,為世人點破迷津呢?

 

濟佛:許多人拜老衲「濟公」為師,我實歡喜,但在師徒傳授「心

      印」時,卻常常格格不入,不能得到我的「真經、法印」,

      故想要「得道、成道」,距離尚遠,雖名為「濟公弟子」,

      實非濟公弟子!老衲講此話,盼望世人勿罵老衲「無情」,

      只因「無情」才能「運行日月」啊!這種「無情」即是「無

      有私情」,如日月之至公,不以私而「自照」,而以大公而

      「普照」,才能「普渡眾生」啊!

 

楊生:恩師今日擺起臉孔,不認「徒弟」,是否太「無情」了?

 

濟佛:哈哈!佛陀當年有十大弟子,即可將佛法普傳,今日老衲弟

      子有萬千,卻將佛法弄得顛三倒四,莫怪乎老衲要聲明脫離

      「師徒關係」!

 

楊生:請恩師息怒,並垂示十方弟子「正法眼藏」吧!

 

濟佛:老衲嘻笑怒罵皆有「道情」,賢徒楊生不用吃驚。世人若要

      拜我為師,稱我為師,必須符合下列三條法要,否則雖稱我

      為師,皆為幻境不虛,一切感應皆非濟佛真靈,有心學道者

      ,不可不慎之。

 

濟公活佛三法要:

 

一、 濟公精神─我為人人,則人人為我,此即以利他精神處世,必有「利己」之回報,今日世人雖美名曰「修道」,但在宗教門戶上固執太深,過份強調自我之真天命,真祖、真師、真金線等形象上之「權柄」,而視別人為「虛偽、假造」,凡此,在宗教修持上,存着一種「我是他非」心態,「真要不得!」昔日佛常稱讚別人,聖人亦常讚美別人,況在修道門上爭執、毀人罪過最大,當急改過。再者,若聲言某派已過時,實非「慈言、善行」,所謂過時乃要看其對世道之助益如何?如尚有利世價值,則不算過時。又對鸞門輕鄙曰「後天堂」,已犯了輕人之罪。修道者當有「虛懷若谷」心懷,六祖云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」凡是設於世間的廟寺、佛堂即是「後天堂」,但是「後天堂」若有「先天心」及「先天行為」,豈可任意譏評,「開口傷人話,下筆殺眾生」---犯此道病者,皆無「濟公精神」。因此深願有志修行「濟公法門」之眾生,多多參學濟公生前之行止---大街小巷任我行,老弱婦孺同樣道,不管你貧富,不論你美醜,不分你僧俗,視如同胞赤子,同是上天佛子,何必分你我!各人行業不同,但取一點「真心」,真心如現,僧道聖俗同流,寺廟觀堂一家,故願眾生,各懷濟公精神,尊重別人教派,「但存天真意,即是得道親」,老衲有偈曰: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各教與鸞門,一如同等觀。

     三陽逢開泰,普渡放毫光。

 

楊生:恩師說得好,佛法平等,唯在修持,若知精進圓通,何有門

      戶偏見?一切法為渡一切眾生,深願各宗教家,友誼互待,

      同為尊崇,相信在「渡人」之餘,尚可渡己之「肚量」,若

      乏「無量包容眾生心」,必難成就「無量渡眾佛」!請濟佛

      恩師再述「第二法要」!

 

二、濟世願力─眾生無量誓願渡,這是一種慈懷願力、學佛修道者之初心,剛開始勇猛精進,可是一有小成,即產生自滿、懈怠之心,進而開始坐享供養、接受讚譽,久之,道心日退,甚者重染色塵,棄聖入凡。故一位居上位的師輩,其暗中劣行,常勝於一般黙黙無聞之小修士,而自墮無間地獄,老衲嘆曰:「位尊德低下,道高魔也來」,故勸世之修道者,必以「如履薄冰、如臨深淵」心情,戰兢自持,以免「濟世願未了,地獄已先到」,豈不悲哉!當以「眾生不渡盡,誓不成佛」信念,懷抱濟世心願,不可有:居功自滿、貪圖名位、享受供養、懈怠傲慢、遠離眾生等事。對捐印善書、放生、慈善救濟、翻修廟宇、幫助社會公益等事、更應熱心去做,以消減業障,培養善德,達到濟世心願,否則其道德無法圓滿。

 

楊生:濟世無分男和女,行善不論大和小,總之在體悟「萬物同體

     ,無緣大悲」之心情,完成我為人人的善願,修道人超凡入

     聖的優點就在這裏吧!請恩師再述「第三法要」。

 

濟佛:楊生說得是,渡人本初心,不望求回報,現在講「濟公活佛

      第三法要」:

 

三、濟化智慧─濟化就是一種完美調和的現象,如果沒有具備這種完美的「智慧」,在修道的途程,常常陷入一種「盲從」、「無知」、「徘徊」、「變動」的情景中。因為引導進道的範圍甚廣,如親友渡化、公司同事的談論、報章雜誌文章起信、善書經典的閱讀等等,皆是引導一個人向道修行的因素,可是這些東西受到人為因素左右,皆有正反兩面作用,所以若完全以這些有形「傳道物」來作為進修悟道準則,往往走至半途便陷入泥沼中,導致最後有的起疑心、有的生退志、有的白費心、有的生頑固、有的誤入歧途、,修道一生,最後只落個「小我()像」的成就。所以「智慧」才是成道的「根器」,尤以今日之修道,已進入「智慧考」中,如欠缺智慧,不知選擇,專以「神異、形象」而入門,定修成一個「小偶相」的下場,一生付出大心血、大願力,「只因舉足一步差,結果自然墮偏邪」,故願世人修道,一定要突破「我相」,才能化去煩惱,打開心門,獲大自在,吾有偈曰:

 

() 修道學佛無法門,只把一心當作真。

  任他飛天並鑽地,難動我心如來神。

 

() 須把毛病盡掃除,不必計較誰是師。

  自身如能歸清靜,即是西天大佛祖。

 

() 神奇顯化鏡中花,心鏡破時何處抓。

  三界唯心勤把握,空手輕輕可破瓜。

 

() 濟公本來是顛僧,生平討厭假正經。

 酒口出言消毒菌,蒲扇扇去火無名。

 

() 聖德杏壇吐真言,醉語玄機述一篇。

  濟公門徒多醒悟,超生了死一指先。

 

以上三法要、五偈語,深願世人多體悟,尤其稱我為師者,更當體悟「濟公法門」之真義,才能受師渡化有成。

 

楊生:恩師語重心長,殷殷教化,令弟子感動萬分。弟子學道多年,

      自覺尚是道外人,今天想藉著作「靈山求道記」一書,向恩

      師求道,請恩師賜道吧!

 

濟佛:哈哈!楊生「聞道」已久,今日何來向我「求道」呢?

 

楊生:雖名聞道,實無所得。當今世人在學道途程中,尚與世俗

     「和光混俗」,弟子發現許多修士,偶而也會「失道」,

      不知如何補救呢?

 

濟佛:這也是實事,當今佛道門中,修學的人眾多,皆是在家「居

      士」,不離世俗工作,紅塵中修道要格外小心,尤其聲色犬

      馬最容易引誘道人墮落。老衲發覺當今修道者許多已犯下了

      下列毛病:

 

一、好為人師:稍有所得,微有成就,便瞧不起前輩,自立門戶,駡師欺祖,甚者自稱為師為祖,以爭取別人崇拜,此皆敗道之根,未能謙卑自修,壞佛道之大戒,願修道有所成就者,更宜謙虛以養道。

 

二﹑ 貪物好財﹕辦道者初發心甚好,戰戰兢兢,克苦克儉,經過一段時間後,便鬆馳警覺心,藉種種名目,貪人物品,歛取貨財,或辦道方法浪費,不知節約,耗用善信血汗錢無所珍惜,印書或不重視內容選擇,皆是不負責任行為,凡此皆造罪登入黑籍,「佛家一文錢,大似須彌山,如無真實用,披毛戴角還。」故希辦道者,須謹慎處理財物問題,應以「大公無私,節儉適用」為原則,以免「獲罪於天無所禱」也。

 

三、犯色偷情:初學道者,發心熱切,莊重守戒,節()身自愛,心性清淨,期證菩提。一旦學道日久,戒律廢馳,俗話說「老油條」,則易道中生私情,男女犯色戒,甚者藉神佛名義騙色。更有一等人,名為修道,三妻四妾,此皆地獄中人,如有犯規者,速佛前立誓懺悔改過,並印贈戒淫善書勸世,則尚有得救之日,否則陰律難饒,慎之!慎之。

 

楊生:感謝恩師垂示這些「補救妙方」,相信「破戒速補尚可修,

      危機知警猶能救」吧!修道歷程充滿「考驗」以試「道心」

     ,說來還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呢!請恩師指點弟子毛病,以作

      改進之道,以免落入「勸人容易,勸己難」。

 

濟佛:吾為你說偈:

 

楊生著書立奇功,智慧圓融道可通,

尚有二三麈俗性,回光返照證大雄。

 

      如此可也,了悟否?

 

楊生:弟子知之,身居聖門,麈勞俗性尚未斷滅,但願恩師時賜鞭

     策,使弟子早明心性,方不負天恩師德。

 

濟佛:在目前道場而言,你之辦道精神可嘉,精進不已,投注全部

      心力,亦為完成宏願,故犧牲不少,然上天亦無虧待你,已

      得福德相,道場建設及道業發展,已顯成就,一分耕耘一分

      收穫,雖然其中亦暗嚐魔難,但「魔考試道心」,又何必掛

      懷!願你百尺竿頭再進一步,為普渡蒼生多盡一分責任,既

      有此天賦才能,當代天宣化,始不負上天對你之厚愛,知嗎?

 

楊生:弟子知道。請恩師多提攜即是。

 

濟佛:上天無親,唯德是輔,願聖德普化工作有更輝煌成就,人助

      天助,只要抱以「大公無私,盡其在我」的心念,相信未來

      聖德渡化遠景是無可限量的,上天諸仙佛亦如此看法。希望

      聖德寶宮全體宮生分工合作,為普渡蒼生工作各盡一份心力,

      相信眾志成城,道途鵬程萬里指日可待,今日著書就此停筆。

 

楊生:感謝恩師垂賜金言,使「靈山求道記」一書增光不少。

 

濟佛:今日與楊生談道至此,吾回。

 

    待有餘而後濟人,必無濟人之日。

    待有餘而後讀書,必無讀書之時。

boktakhk1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遊陰山看陰險人物下場

 

濟公活佛 民國七十四年十月廿六日 歲次乙丑年九月十三日

 

詩曰﹕靈山方寸在心頭。善者升天惡惹愁。

      古道千條通聖域。茫茫苦海搭慈舟。

 

濟佛:靈山在方寸心田,人人有之,不可任其荒蕪不耕。欣逢普渡,

      道降火宅,處處可見修道學佛之士,皆懷修己渡人之心,其

      道心可貴,雖有少許佛門弟子妄為砥毀,然修者自修,謗者

      自謗,無礙於外來逆言。學道在一心,方便有多門,深願各

      教皆能包容一切與自己不同名稱宗教存在,如世間千行百業,

      公平發展,宗教亦為世法一種,隨宇宙遷流演變,日新月異,

      如古樹生新枝,舊道分新路,試看人類為方便通行,不斷開

      闢新路,上天為了普渡眾生,亦不能拘泥古法,必廣為新開

      各種方便法門,以接引當世之眾生。可惜世人無此慧見,每

      見新出便視為異己,動輒排斥、毀謗,實乃私見小乘心眼,

      令各教教主在天之靈落淚自哀也。

 

楊生:恩師以慈眼視眾生,啟同等觀,發平等心,無凡人之宗教爭

      論、種族歧視等人類自私優越感之作祟,不愧為天人師。

 

濟佛:不敢當,老衲有二首偈語勉眾生:

 

一、你要敬重比你能幹的人,更要尊重比你差勁的人。

二、你要敬重你所皈依的宗教,更要尊重別人皈依的宗教。

     

  如果你沒有此種心量,則其心卑俗、醜陋,不配稱為智士德

  者,你說是嗎?

 

楊生:恩師說得是,世人都犯了「我大」、「我是」、「我能」的

      毛病,所以無法解脫這個「假我」,合於至道,返樸歸真。

 

濟佛:「靈山求道記」乙書,為眾生指迷開路,並解開種種疑惑,

      任重道遠,今日為師帶你訪問「靈山」之底的「陰山」吧!

 

楊生:「陰山」為什麼是在「靈山」的底下呢?

 

濟佛:「天地人」三才本來為一,有云:「天有日月」,「地有水

       火」,「人有雙目(陰陽)」,「天有風雨」,「地有濕熱」

      ,「人有喜怒」,宇宙一切現象,皆有共通與兩極之處。

      以人身而言,靈山即是人的「頭部」,陰山即是人的「陰部」

     ,陰部為尿屎等污濁排洩之處,故陰山情景可想而知。楊生

     上蓮台吧!

 

楊生:遵命!我已坐穩蓮台,請恩師起程。

 

濟佛:已快到陰山了,你覺得如何?

 

楊生:頓覺一股陰森寒冷之氣,有點受不了。

 

濟佛:你看前面這座山的景象。

 

楊生:前面這座山為什麼籠罩着陰霧,看來好像昏氣候似的,山

      頭隱約浮着「陰山」兩個大黑字。

 

濟佛:我們下蓮台吧!陰山就是黑山,所以浮出黑字。

 

楊生:這座山潮濕萬分,許多草木皆已腐爛,山上流出來的水呈污

      濁還發出臭味,山的那邊為什麼傳來一片哀嘆之聲呢?此地

      有人住嗎?

 

濟佛:靈山住着「修道士」,陰山住着「惡道人」,老衲帶你前去

      探個究竟。

 

楊生:着恩師背後,繞着這座陰山,滿地潮濕腐爛還有泥濘,

     加上濛濛陰雨,真有寸難行之苦,但恩師為何健如飛呢﹖

     請恩師稍等一下吧﹗

 

濟佛:陽人尚有肉體,陰氣未除淨,故靈性走到陰山有寸步難行的

      感覺,為師用蒲扇搧個風,淨化一下濁氣,自可解脫諸障

     

 

楊生:恩師蒲扇一動,一陣清風,心淨腳輕,走起路來感覺輕鬆無

      比,真是佛法無邊。

 

濟佛:不是佛法無邊,只因業障纏人。塵棄盡,自無沉重腳步

      世人因背負重擔,貪嗔痴未盡,故無法來去自如。

 

楊生:弟子慚愧。

 

濟佛:楊生不必自責,為師不是說你啊﹗世間平坦柏油路不是很多

      人走得跌倒,或撞得頭破血流嗎?「世間無限大,人心小得

      很」。所以靈山有路不知去,陰山難行偏愛來,捨正道偏行

      小路的人太多了。前面已是陰山之底,慘境堪憐,楊生瞧

      瞧吧!

 

楊生:前面山底好像一個大污池,池中擠滿了人,都在那裏掙扎。

      池中污水、雜草爛物一大堆,好像垃圾場泡水一般,這些

      人喊叫呻吟,各要爬到山上,可是爭先恐後,互相推拉,

      各個又跌下污池中,吃得滿口污水,嘔吐呻吟不已,我看

      來也噁心想吐。

 

濟佛:楊生須守住定力,則可無碍。這座陰山即在靈山之底,陰池

      之中即如世間之「陰溝水」,陰溝都在地層低窪處,乃糞尿

      水穢物流通之處,陰山與陰曹地獄相通,是罪魂另一處

      懲罰所。

 

楊生:以前聽說「陰山」是壓住惡人,怎麼現在看來是一個大陰池

      呢?昔日與恩師著作「地獄遊記」時,為何亦未聽過陰山通

      陰府之說呢?

 

濟佛:陰山滿山陰氣,陰水流注山下,如人之陰物、穢物排於

      所,陰池如厠所,浸於此中與被壓在陰山是同一道理。人心

      惡難言,地獄無限大,昔日著作「地獄遊記」時,只摘要採

      訪,故尚有許多地方未曾遊過,所以你尚不知此處之真像。

 

楊生:這些罪魂生前犯何差錯,為何今日落得這個下場呢?

 

濟佛:壓在陰山猶如阿鼻地獄一般,乃囚罪悪深重者,此處雖然無

      人看守,但無人能逃陰山之氣的吸力,為師叫幾位罪魂自述

      生前之罪行以警世吧﹗

 

楊生:只見恩師用蒲扇往池中一搧,即有三個人飛躍上岸,他們滿

      臉驚慌,寒悸發抖,狀甚可憐,個個皆跪在恩師面前,叩

      頭如搗,喊道:「感謝救命大恩…。」

 

濟佛:不用謝恩,今日貧僧濟公與門徒楊生奉旨著作「靈山求道記」

      一書,特來陰山探望你們,希望各人趕快說出生前之所為,

      則貧僧尚可幫助你們解除一些痛苦。

 

罪魂甲:感謝  濟公活佛救命大恩!我願意說出生前之所為,但請

          濟佛能渡我出苦,來生要做牛做馬也願意,在這裏不見

        天日,永無出苦之時,實在太痛苦了!我生前為了謀財害

        命,替朋友投保保險,然後設計用車禍將朋友撞死,再詐

        領巨額保險金。可是朋友死後冤魂不散,最後還是被發覺,

        被警方逮捕,被判死刑,槍斃而亡。魂歸地府,冥王斥

        曰:「人心陰險,永禁陰山,不得超生!」在這裏受苦,

        滋味難受,痛苦異常,後悔已來不及,生前因一時利慾

        薰心,埋沒良心,結果落得一場空,什麼也沒得到,還

        落得今日這個下場,嗚嗚……。

 

濟佛:不用哭了,心狠陰險,已無人性,罪有應得,你的行為人神

      共憤,當知世間之害人命者,最後定會破案,否則自己子孫

      必世世衰敗,因受害者,寃魂不散,一定會找上門。故勸世

      人,不論有何深仇大恨,對不可以害人命為報復,應該用

      理性圓滿辦法解決,否則寃越結越深,最後自己遭受報應,

      連累子孫代代不能出頭,現世報已顯現在世人眼前,願世人

      多警惕之。

 

罪魂甲:因一時糊塗,鑄成大錯,我也實說罪情,請濟公活佛代為

        幫忙超渡,拜託!

 

濟佛:你犯的大罪本不可赦,念已從實招出,並參載善書,聊赦一

      二,特作成牒文轉地藏王菩薩,准你在陰山受苦五十年,

      然後轉生畜道二十世,遭受刀割、煎烹、苦役,再投胎為

      五體不全之貧人,以消此重大罪業,如此勝過你在此萬年

      不能超生之苦。第二位罪魂速供出前生非為之事。

 

罪魂乙:我實在太痛苦了,請  濟公活佛救命,我生前好色、橫殺

        、賺取不法利益甚多……

 

濟佛:怎麼含珠不吐,趕快說出,敢做敢當,何用畏懼?

 

罪魂乙:我生前以暴力強姦女性十人,並逼良為娼販賣人口,專門

        拐誘、逼迫良家婦女或無知少女墮入火坑,販賣靈肉,以

        黑道恐嚇這些弱者,賣淫吸取利益,如稍不服從即鞭打或

        刀槍威脅,並曾殺害人命,雖然逃過陽律制裁,但一次在

        酒醉中與黑道兄弟爭吵,被殺中要害身亡,然後被黑白無

        常押到地府受盡苦磨處罰,再被判押在陰山受苦,永不超

        生。雖然生前做了一些壞事,但地獄刑罰未免太重了,請

          濟佛救我出苦吧!

 

濟佛:殺人償命,自古以來業報絲毫不爽,你的罪惡實在太過份些

      了。念你實招罪情,參載善書,廣渡世人,赦你二分之罪,

      特以牒案轉地藏王菩薩,准在陰山受苦七十年,後轉世為畜

      道三十世,歷盡風寒苦楚,而後轉生五世為花間女,受人凌

      辱,以消此罪。

 

楊生:陰律罪刑森嚴,令人心驚!弟子曾常受人詢問,上天既有好

      生之德,為什麼不全生善人,也免諸天仙佛再為渡人而忙,

      世人造罪,墮入惡道受罰也很可憐,請  恩師告訴此中原

      理。

 

濟佛:上天有好生之德,亦不願意處罰世人。上天賦予人之天性本

      來至善,因落後天受到環境污染故變質。如一塊菜園,當你

      播下蔬菜種子,菜苗一生,雜草隨着發芽,菜草互相爭長,

      此乃一種考驗行為。所以天地之間有「正邪」兩股氣在爭鬪,

      道魔互生,因為有道無魔則無法見道,有魔無道則天地必亂,

      此乃一種自然現象。為了使道的真炁常存,必以魔加以試

      煉如一個人出生至死皆生活在平安、富有家境之中,一定

      無法發揮他的堅毅精神。野樹高聳而勁挺,家花脆弱而易謝,

      足見經過風霜的樹有幹勁,經得魔難的人道行深,上天為了

      保持天賦本性原靈品種,如不以魔道考驗正道、聲色試探道

      人,則難成大器,其中玄理,願世人細細體悟之。

      被禁於陰山之罪魂,大都在人間心地陰險、惡貫滿盈之輩,

      一般罪魂則少禁在此處。如今天開普渡,只要在世犯有過

      錯,能及時悔過,並力行善事,則天地好生,尚可原諒,否

      則一旦三寸氣斷,後悔莫及。有言:「人非聖賢,誰能無錯,

      知錯能改,善莫大焉。」願世人夜裏睡前,跪於床上,合

      掌默念曰: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往昔所做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嗔痴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從身語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懺悔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諸天仙佛施赦罪,從今行善化前非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心證菩提存正念,一切全歸波羅蜜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第三位罪魂趕快說出你的罪證。

 

罪魂丙:  濟佛恩師救渡我出苦吧!

 

濟佛:你為何叫我恩師,老衲又沒有施恩給你,也不認得你啊!

 

罪魂丙:  恩師赦罪,罪該萬死!生前欺師滅祖,自高妄大,一

       念之差才會變成今日的下場,嗚嗚……

 

濟佛:不用哀鳴,誰叫你好大喜功,利慾薰心,不好好修道,想要

      當祖師,今日祖師沒當成,換來此地當「陰山祖師」吧!

 

罪魂丙:請恩師寬恕孽徒的妄自尊大,垂賜一線生機,否則對不起

        前賢及九玄七祖。

 

濟佛:念你已有悔意,快自述生前作為,以勸世人,為師願赦你一

      二之罪。

 

罪魂丙:叩謝天恩師德!我自述生前的錯處吧!我生前拜佛學道二

       十多年,辦道十餘年,因學識佳、經典看得不少,講道渡

       人不少,又略具神通,信服的人甚多,故瞧不起前賢,妄自

       尊大,後來自稱為祖師領有天命,自立門戶,其實這是私

       心自用,也遭受不少毀謗及魔考,但皈依的人也不少,受

       取供養豐富,只因一念之差,才會落得如此,後悔來不及

       了。

 

濟佛:祖師非有大德不可當,況一個真修的人皆不願擔「祖師位」

     ,因祖師責任大,若不能有大德、大悲、大智之行,則獲罪

     非淺。一代只有一位祖師,何必爭位?大智識者「避位」唯

     恐不及,無知者「爭位」自封而不知退讓,願眾生以學道修

     己為要,莫在名位上爭名,否則一落言詮名相,大道斷喪無

     遺,豈是學道之本旨。念你已說出因由,足為今日學道、辦

     道者戒,特准批禁陰山三十年,然後轉生為貧窮之家,因尚

     有佛緣不滅,必能遇道進修,然魔難不斷,阻碍去路,以勞

     其筋骨、苦其心志,希你勿忘初志,則尚有還回本來面目之

     日。

 

罪魂丙:感謝恩師搭救,沒齒難忘,將來如能得有人身,不論如何

        吃苦,一定虔修大道,以補前愆,但願  恩師勿忘冥冥中

        提醒救渡。

 

楊生:修道還須戰戰兢兢,否則有時因道自害,實在得不償失。

 

濟佛:陰山囚禁陰私自用,罪大惡極者,願世人皆能打開天窗,以

      天下為公精神去做人與修道,無所貪求、妄為,則陰山遠離,

      人人都能返回原來靈山故土,各享無窮無限之天樂了。今日

      就此,楊生準備回堂。

 

楊生:遵命,我已坐穩蓮臺,請恩師回宮吧!

 

濟佛:聖德寶宮已到, 楊生魂魄投體。

boktakhk1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遊酒色財氣四大山

 

濟公活佛 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 歲次乙丑年十月卅日

 

詩曰﹕酒色迷人造罪愆。愛貪財氣惹非緣。

      靈山不遠人難上。穢地蠅蟲逐向前。

 

濟佛:酒色財氣是人之所愛,故世人忙忙一生均在追逐此四大目標。

      人之造罪受苦,惹得一身是非,磨傷骨頭,憔悴心神,亦是

      為了滿足這些肉體的「物慾」而已。孔子說:「君子憂道不

      憂貧」,這種胸懷即是佛陀的願力。聖人並非無情物,何以

      對「酒色財氣」不近聞問?實因聖人具有先知先覺之智慧,

      深知這一些外來引誘如蛇蠍毒物,害人不淺,故在生活領域

      中,要求得平安自在,當以「道」為生活中心,故君子憂道

      之不行,不憂貧窮難渡日。有云:「大廈千間,夜睡不過八

      尺; 家財萬貫,三餐不過斗米。」老衲曰:「嬌妻美子雖常

      相聚,也只夜裏共床,而夢裏卻常想着別人,子孫能反哺盡

      孝又有幾人?」聖人有此體悟,故常以道之興廢而憂,不以

      滿足物質需要為慮,他們泰然自若,視富貴如浮雲,世間最

      快樂者,就是這種放得下的人。

 

楊生:恩師說得是,眾生毎日繁忙異常,為的就是追求物慾的享受,

      放得下的人不多,難怪「煩惱的擔子」正架在一個人的肩

      上,耶穌背着十字架,流血為世人贖罪,仙佛嘔心垂經降筆

      為世人解下「煩惱擔子」要使人類得到自由,聖人的心是神

      聖可敬的。

 

濟佛:藥雖能止痛,刀雖能割瘤,但是心的痛苦煩惱是人生的大病,

      醫藥無法治療,上界仙佛體念世人皆是同根同胞,故垂示救

      渡方法,使世人能夠解脱種種煩惱掛礙,得到心靈的自由,

      像今日我們師徒奉旨著作「靈山求道記」,就是希望世人遠

      離邪惡,求得正道,以免生而受苦惱煎熬,死而受到地獄冥

      罰; 此心無他,一念之「慈悲」而已,深願世人不要自棄。

      今日著書時間已到,楊生上蓮台。

 

楊生:陪恩師坐在蓮台,就有一種不同感覺。

 

濟佛:有什麼感覺呢?

 

楊生:「任重道遠」的感覺。

 

濟佛:的確坐在蓮台上不是開玩笑的,所以各廟堂的主事要認清自

      己責任,不可掛名而無所事事,浪費光陰,尸位乏德,其罪

      過不少。

 

楊生:來到這裡怎麼酒味冲天呢?

 

濟佛:我們此刻來到「酒山」,所以你才會聞到這種味道。靈山是

      一個聖山,所謂「上清下濁」,靈山頂可以說是一個清浄地

      方,但是靈山之下卻包圍着許多混溷不堪的小山,因為要到

      達靈山的境域,沒有經過一場考驗是無法到達目的地的。如

      唐玄奘西域取經,要經過千山萬嶺,種種魔難,才能完成

      取經任務。修道與此相同,靈山雖近在咫尺,可是有人卻無

      法到達,就是他們通不過這層「魔障」,因此也就喪生「九

      泉」,永沉苦海了。

 

楊生:這一座山為何別墅酒店林立,燈光通明,在那裏喝酒猜拳的

      人很多,有的醉薰薰亂喊亂叫,好像人世間的酒店,熱鬧異

      常。真是奇怪,這是地獄還是天堂呢?

 

濟佛:哈哈!我們找個人問看看吧!喂老兄!你醉得這副模樣,我

      問你在這裡到底是天堂還是地獄?

 

醉鬼:阿彌陀佛,出家人還問我天堂地獄?簡直是笑話!哈哈!我

      有酒喝就是天堂,沒有酒喝就是地獄,你們出家人最傻,唸

      經吃苦齋,一點享受都沒有,你們才是活在「地獄」吃苦

      呢!

 

濟佛:楊生你聽見了吧?智慧根器深淺,見識自然不同,如人之痰

      涎吐之為穢物,而雞畜視為美物羣爭而食,他們的天堂與我

      們的天堂大有區別,酒味是苦的,但此刻他們正陷入地獄而

      不自知!

 

楊生:怎麼這羣人剛還在猜拳喝令,大唱山歌,嘻嘻哈哈,為何此

      刻有的昏睡在地,有的嘔吐不止,呻吟呼痛,有的走路七顛

      八倒,摔得頭破血流呢? 為何整座山頭燈光變暗,傳出哀叫

      痛苦的聲音呢?

 

濟佛:這也是世間好飲酒者的一般寫照,因世上有許多嗜酒如命的

      人,不務正業,死後陰魂至地獄猶好杯中物,地獄冥罰為了

      對症下藥,故亦現此景象,讓他們喝個足夠,不知「酒是穿

      腸毒藥」,這些酒是「九泉水」所化,含有陰氣邪惡,剛喝

      下去還不自覺,三巡之後個個中毒發作,肝腸寸斷,後悔來

      不及了,唯有以毒攻毒才能治好他們的癖好。靈山之下,即

      是陰山地府,剛才所見即是地府之懲罰。

 

楊生:原來如此,難怪說:「一念之差就分天堂地獄」,莫非天堂

      與地獄是相連?

 

濟佛:正是,一念正即天堂,一念邪即地獄,故曰:「靈山在心頭,

      地獄在念頭。」皆任人選擇。世間愛好酒者,應速速醒來,

      不要再醉了,因為酒能昏性又能亂性,凡飲酒過渡,損傷人

      之「原性」,死後其靈性不穩,無法上登天堂,必墮地獄,

      陰差叫你每日大量喝酒,然後中毒受苦,使你漸漸對酒害

      怕,才能解脫苦業。

 

楊生:修道人是否可以「小沾酒味」呢?

 

濟佛:修道人好酒則道損,但若配藥使用則尚可,但切忌以貪口腹

      為目的。我們再換個地方去吧!

 

楊生:弟子遵命!……坐在蓮台,剎那來到一處,好像進入迷宮,

      粉紅色的宮殿,脂粉香水味道很濃,到處都是鶯聲燕語,許

      多婀娜多姿的美女在那裡嘻笑!為何有許多猪群往宮殿裡面

      跑進去,卻不見人影呢?恩師在耍什麼把戲,弟子真是眼花

      撩亂。

 

濟佛:哈哈!這些「猪哥」就是好色之徒,你看牠們橫衝直闖,轉

      動鼻子,聞香衝進「美人窩了。

 

楊生:他們可真變成「猪八戒」了!

 

濟佛:正是!好戲還在後頭呢!楊生我們在門外靜瞧一切吧!

 

楊生:好的。這群猪已在美女的身邊躺下不動,好像死了般,那些

      美女是施什麼魔法讓牠們變成這樣呢?

 

濟佛:牠們興淫之後精疲力倦,就像「死猪」一般,這羣魔女饑餓

      異常,正在燒開水等候燙猪皮吃其肉呢!

 

楊生:為何這般慘忍呢?

 

濟佛:「好色必死」是千古名訓,世界花花,色情橫流充斥,貪色

      被殺或身敗名裂或染病痛苦或家敗妻離子散的案件皆發生在

      世人眼前,可謂層出不窮。世人們!要警惕,不曉得什麼時

      候,將輪到你成為眼前一幕的「主角」呢?!

 

楊生:眼前所見為什麼是猪而不是人呢?

 

濟佛:好色的人慾念特強,他們的心思已非人類所應有,幻為猪畜

      形象,在那裡興淫作穢,故好淫者背後大都依附猪靈,來世

      將失去人身,轉生為畜道。老衲深願世人,夫妻之道已足,

      其他切勿妄想妄作,尤其淫念不歇者,來世將無法獲得人

      身,必轉生好淫畜道中,豈不可怕!如有犯邪淫,當立誓悔

      過,多印善書勸化眾生,則其罪可補,免遭惡道之報。

 

楊生:世人七情六慾難以控制,有何方法抑止呢?

 

濟佛:古云:「飽暖思淫慾」,要減低淫慾,首先從「淡食」開始

     ,如能「素食」更佳。因酒肉暴食,性易衝動。再者夜睡不

     可過份厚被,太暖和亦易動起淫念。尤應早睡早起,以免淫

     魔趁虛而入,擾人道心。凡夜睡晚起者,陰陽顛倒,血氣妄

     行,最易興起淫念,致身體虛弱多病。修道者,皈依正法,

     更宜養心淡慾,以免越軌犯過。慾念為人之大病,斷之不易,

     應思一沾色緣,禍患無窮,多少人敗德毀道!皆因一念無法

     克制,釀成終生遺憾。為防止淫業發生,平時應素食養生,

     唸佛守靜,不可觀賞動人淫思之影片、書刊,絕止色情助緣,

     則可步入正道,減少淫念之發生。修道者苦煉一生,可惜甚

     多人半途犯下淫業而毀道,靈山路絕,葬身於「色山」之下,

     如今日所見,嗜淫如命,已喪失其天真佛性,所以獸形顯現,

     正符唐僧取經,猪八戒誤入蜘蛛網之情境。唐僧見美色不為

     所動,自能離險境;八戒性浮,故遭殺身之禍,世間萬象

     與此相同,願世人警惕之。

 

楊生:看來真是可怕,「猪八戒」難過美人關,幸好有個「孫悟

      空」來搭救,否則這下可完了。

 

濟佛:猪八戒」就是要人除「八邪」,守「八戒」的意思,什麼

       叫做「八邪」呢?就是:

一、眼觀美色起淫念

二、耳聽惡聲出穢語

三、鼻聞香味思飲食

四、口貪生靈開殺戒

五、心生邪念起狠毒

六、意追邪情起思惟

七、足行邪地想非非

八、手亂舉動不端莊

 

      猪八戒犯此八邪,幸好「悟空」來打破諸「貪妄」,令人

     「悟色即是空」,不可執迷不醒,有云:「色後思色,色即

      是空」,確為至言,僅為片刻歡娛而毀千年道業,實不智

      亦太可惜也。吾有歌曰: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色茫茫,心茫茫,幾人得安康?

        色空空,身空空,幾人得善終?

        男也空,女也空,愛情如春風!

 

        楊生我們駕起蓮台,再往別處去吧!

 

楊生:好的。……剎那又來到一處山地,突然金光閃閃,好一個大

      的村莊,行人擁擠,毎個人都挑着一大包很重東西,慌慌張

      張,好像是在趕時間,這是什麼地方呢?

 

濟佛:這是「財富山莊」部落,此地的人甚為富有,但不知享受,

      也只有白忙一場了。

 

楊生:他們挑着一包一包的是什麼東西呢?好像很沉重的樣子,他

      們要挑到什麼地方去放呢?

 

濟佛:包袱裏面都是「金銀財寳」,因「財重仁義輕」,所以挑起

      來非常吃力。這些行人把財物挑回家去放,但不會享受,仍

      然過着很清苦的日子。

 

楊生:為什麼有錢不會用呢?真傻!

 

濟佛:他們想把這些財物留給子孫,所以捨不得用,世間的人也與

      此相同,一些守財奴,日日爭財,勞碌一生,有時在死前一

      刻還在掙錢,凡是此種視財如命者,因貪財之心太盛,人死

      而心不死,肉體亡後,靈魂便到陰曹的財山來過活,每日搬

      運錢財往家裏堆放,以滿足他的「嗜財好」!

 

楊生:弟子聽了真是莫名其妙,「愛財為財死」是常聽過,財奴死

      後到「財富山莊」,卻是第一次聽見,難道他們不必受到陰

      律之刑罰,直接就到此地嗎?

 

濟佛:財奴若犯其他罪過,仍須經過冥府十殿之處罰,但若心仍

     「貪財好錢」未化者,必移送來此地對症下藥。他們來此地

      是在「罰勞役」,毎天擔挑財寶,但受制於陰律不能享用,

      可以說是「白忙」而已。因為他們在世「吝嗇到家」(貪財

      至極的意思)一毛不拔,對窮人、廟堂、慈善團體、親戚朋

      友,可以說是有進無出,不肯布施一文,呂祖所說:「叫

      你布施說無錢,一到病時用萬千」,現代的世人自私甚多,

      不知錢財是「人世間」的東西,有智慧的人應該趁還活

      的時候,好好去「用錢」,多用世間「假財」做一些「真

      事」,子孫栽培已足,不必留太多給他們,才能使子孫奮

      發圖強。因留錢給子孫,子孫未必能守,不如積一些道德

      給子孫享用,反而受用「無窮」。因此一個大智慧者,若

      有「餘財」,應該「散財」,多拿來幫助別人,栽培別人,

      如此「賺取世間財,布施世間人」,所得到的「回報、利益」

     ,一定是源源不斷,子子孫孫享用不盡。否則死後其靈魂貪財

      之心不死,來到陰間只有再當「守財鬼」,每日搬運財寶為

      業,豈不悲哉!

 

楊生:君子愛財取之有道,花財更要有道,視金錢為身外物,故能

      來去自如,不為物役、不為形累,所以才能道成天上,名留

      人間。恩師剛才說得對,錢財是讓我們善用它,若過份貪財,

      一定會帶來一身苦業,如前面所見,這些五鬼運財,累得滿

      身大汗,但只看不能用,看來也怪可憐。

 

濟佛: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,但願世人看見此篇而有所警惕!靜思

      一番,你到底為誰辛苦為誰忙?突然三寸氣斷了,這些錢財

      又有何用?你又能帶走什麼?只有「空燒銀紙灰,亡魂哭喊

      嘆」而已!楊生我們再往其他地方去參觀吧!

 

楊生:好的。……乘坐蓮台,剎那來到這裏,看到前面山頭,好像

      火山爆發,山口噴出火燄,流出熱呼呼的岩漿,為什麼整座

      山都光禿禿呢?

 

濟佛:這就是「火燒功德林」,世人火氣暴升,一怒而毀三千功果,

      因岩漿温渡高,流經之處,草樹乾枯,全無生機,且火爆之

      處,列入危險地區,無人敢接近。世人凡是「脾氣大,肝火

      燥」,頭上都浮着紅光,而且容易得罪人,就像前面之「火

      氣山」一樣,充滿殺機。修道人最忌「氣盛、發脾氣」,因

      為氣一暴怒,靈性受損,靈山草木燒死,功德林既毀,則成

      道無望了。想要重返靈山祖地,這是毎一個修道人的願望,

      其實只要世人勤去攀登這座「心靈之山」,披荊斬莿(修去

      脾氣毛病),開闢道路(行功立德),則終有攀上靈山之頂,

      會見那位古神仙、老菩薩之日,若是懶於攀登,畏難苟安,

      任令這座心靈之山雜草荊莿叢生,荒蕪不堪,則這座「靈山」

      便會化成「陰山」,甚至充滿邪崇、鬼魅,到時你想要再上

      靈山祖地,西方淨土,則恐會如「西遊記」中唐僧往西域取

      經的種種苦難情節,險象橫生。今日帶楊生遊「酒色財氣」四

      大名山,舉例所見,願世人有所警惕,凡此現象,皆存在世人

      心中,希世人好好靜悟之。楊生準備回宮。

 

楊生:遵命,我已坐穩蓮臺。

 

濟佛:聖德寶宮已到, 楊生魂魄投體。

boktakhk1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看求道、求福者之分別

 

濟公活佛 民國七十五年一月四日 歲次乙丑年十一月廿四日

 

詩曰﹕求道拜神分兩班。幾人悟徹古玄關。

      焚香禮拜生慚愧。傲慢永消俗慮刪。

 

濟佛:拜神的人越來越多,這是什麼原因呢?自稱「人定勝天」的人

      類,有時為了身體、事業、愛情,卻表現出一種「無能為力」

      的無奈感,所以只得求教於神明了,因此問病、問事業、問

      因果的廟堂總是人潮擁擠,世人都覺得很靈,神佛明白告訴

      了你的各種情況,可是雖然答得正確,卻是解決不了問題,

      病的仍舊病,不順境依然如故,於是便又開始怪起神不靈

      了。

 

楊生:神佛既然知道人類的苦難,為什麼無法解決呢?是否仙佛無

      能呢?

 

濟佛:哈哈!「無靈」與「無能」是不同的,神佛是「很靈」,但

      不一定「很能」,所以才有許多人求不到神佛的「保佑」!

 

楊生:這如何說呢?

 

濟佛:因為世人福德淺薄,所以災劫繁多,而他們在求神佛時又不

      知發善願,僅三枝香就想求得「萬事如意」,故行不通,

      這如你想拜託別人替你找工作,別人雖想幚助你,可是你又

      沒有這份才能及學歷資格,朋友也就幚不上忙。神佛本慈

      悲,都想救苦救難,使世人無災無病,可是世人平時造罪、

      悪念不止,災源病因不斷,神佛縱然想幚助你一時,又如

     「斬草不除根,春風吹又生」,根本無濟於事。所以說:

     「愚人求福不求道,智人求道不求福。」你若不知求道修德,

      而一味求福,福不會來,縱然福來也是短暫性,福如缸水,

      用完便盡 ,故言:「修道無盡時,求福有盡日。」所以求

      道有餘,福報自來。世人切勿不修道德而貪求福報,這如同

      向人借錢來儲蓄,或貸款來享受,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。

     「靈山求道記」一書已奉  無極瑤池老母懿命,將於明春二

      月十九日聖德寶宮開五週年宮慶時著成繳書,我們師徒得

      加緊趕車,否則來不及了。

 

楊生:本宮開宮將屆五年了,回憶起來猶如昨夜今朝,真是「歲月

      無情催人老」!感謝恩師的暗助,才能有今日微小成就。

 

濟佛:你還不老,不要嘆氣,此刻正是發奮圖強大有為之期,聖德

      道場幸有賢徒的主持操筏大轉法輪,渡眾甚多,為當今宗教

      激起一股清流,受感化向善的蒼生,無以計數,五年有成,

      為師亦感欣慰。現又正籌建「聖德文教館」,藉作「聖道宗

      教文化中心」,將來建成對社會貢獻更大。短短五年,有此

      輝煌成就,足見上天對聖德之倚重,及聖德諸生之福德深厚,

      才能有此成果,當知「創業唯艱,守成不易」,宜再加鞭向

      前,好自為之。

 

楊生:感謝  恩師叮嚀,愚徒謹遵教誨!

 

濟佛:楊生上蓮台,我們將開始進行訪道著書了。

 

楊生:我已坐隱蓮台,不知今日要往何處呢?

 

濟佛:今日我們往南部某一廟宇,看看信徒們熱誠的拜神情

     形。……

 

楊生:乘上蓮台,霎那間來到一處廟宇,看見拜神人潮擠擁,門外

      還停了數十部遊覽車,他們是來進香的嗎?

 

濟佛:這是進香團的善男信女,他們是來此進香朝聖。楊生你注意

      他們焚香向神明祈求什麼?

 

楊生:人那麼多,怎麼聽得清楚?

 

濟佛:為師為你洗耳吧!

 

楊生:恩師從葫蘆倒出一杯水,用一種注水器吸水往弟子兩耳一注,

      頓時兩耳都聽不到聲音,好像游水時耳朵進水一樣,難受極

      了……恩師啊!這樣我聽不到聲音了。

 

濟佛:無聲勝有聲啊!待洗淨塵垢,自然就能耳聽八方,否則神佛

      碰到這麼多眾生,怎麼應付得了?外境越吵雜,你越要冷靜,

      否則靈耳也會失聰 。……現在覺得怎麼樣?

 

楊生:耳中的水已流出來了,現在真的很清楚聽到善信們口中喃喃

      祈求聲音……

 

濟佛:你聽到什麼?

 

楊生:有求保平安、求化災厄、求生意順利、求子女明年考上大

      學……各人皆有要求,不知神佛如何幫助他們?

 

濟佛:神佛慈悲,都想幫助他們,使他們個個都「如願以償」,可

     是卻因世人祖德、己德不足,神佛要賜福,他們卻無福消受,

     福德不足的人,如一個有漏洞的水缸,神佛雖然賜福給你,

     因缸漏水失,所以你也得不到,故想求福,當知「積德為先,

     福報在後。」

 

楊生:可是弟子曾看到許多修道的人,他們虔誠犧牲奉獻,可是仍

      然災劫﹑病痛連連,這是什麼原因呢?

 

濟佛:既修福德而未有福報,其原因有三﹕

() 前世業障未滅或祖先尚有餘罪。

() 雖然身在聖門,但心仍放不下,固執不通,煩惱不斷; 或心

     高不低,不能常生懺悔心。

() 雖然行善,但住相布施,要求功德; 或誤入旁門,乖離正道

     等,皆無法獲得真正解脫。

 

楊生:原來如此,要獲得無量功德,當行無相布施;要求災劫不生,

      須心念端正;要想無疾無殃,賴祖德餘蔭及自身修持。

 

濟佛:上天不負苦心人,只要你的道志不退,冬天過後春天終會來

      臨。我們再換一個地方訪道吧!

 

楊生:是的。乘上蓮台,疾飛如風,來到一處佛堂,裡面鴉雀無聲,

      正排班舉行皈依儀式,有十幾人跪在佛前,正在接受開示

      呢!

 

濟佛:正是!這是應運法門,在家修道士的求道儀式,莊嚴而隆

      重。

 

楊生:在家修道成果如何?

 

濟佛:在家修道,自力更生,已具「自足功德」,若能不涉「酒色

      財氣煙」五毒,則五體清浄,甚而發心辦道渡人,做個「帶

      髮法師」,講經弘道,持齋布施,其功德並不遜於出家眾。

      上天為普化眾生,降道渡人,使人人皆能求道修德,體悟佛

      祖面目,無極本源,故能歸根復命,返本還原於靈山聖域。

 

楊生:此刻一位長者正為跪於佛前善信額前一點是何用意?

 

濟佛:這是為眾生「授記」。

 

楊生:為何沒有用香燒戒疤呢?

 

濟佛:此乃「心印」,故不留痕跡,能悟者,得「一指禪」可以豁

      然開悟,當下即是,會心微笑而去;不悟者雖留記號,仍如

      凡夫跌傷留疤而已。

 

楊生:一指禪雖有好處,但頓悟者到底有多少人呢?

 

濟佛:「十人有三悟,七人是凡夫」,但若能由守戒不違道德做去,

      廣行布施、助人、不做虧心事,革心去諸習性,則此無形授

      記,漸可生光,而能明心證道,只是遲速有別,高低自分而

      已。因末法眾生佛緣深厚,而情緣亦重,倘若知修不妄為,

      則如濁世清流,雲霧晨光,不失為正人君子,上天嘉許此

      種人,視為末世佛種仙根。如輕清之物必浮於污濁塵泥之

      上,得道證果指日可期。

 

楊生:這與唸佛方便法門,或言可帶業往生是否有相同之處?

 

濟佛:方便有多門,與唸佛法門確有相同之處,然若能廣行善事,

      淨化心身,其功猶勝於帶業往生。

 

楊生:原來如此。看他們似乎只有求道之心,而無求福報之念,與

      一般善信不同。

 

濟佛:是的,在佛堂善信,充滿道心善性,他們所追求的是未來的

      去處,不是滿足人世間的種種榮華富貴,這也就是「求道」

      與「求福」的最大不同,楊生我們準備回堂吧!

 

楊生:遵命!乘上蓮台,與師同坐,無限歡喜。

 

濟佛:為師乘興吟詩數首:

 

() 師徒願力本相同。乘坐蓮台西又東。

     訪道編書垂萬世。忠懷義胆只為公。

 

() 學道追根究本原。明師指我古玄關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當前徹悟歸家去。脫俗遠離苦惱煩。

 

() 人間榮辱似雲煙。學道求真忘歲年。

     法喜常存觀自在。愁煩掃盡好安眠。

 

楊生:恩師吟得甚妙,使弟子也生出幾分感傷。

 

濟佛:何必如此多愁善感,大道無難處,只怕有心人。

 

楊生:恩師剛才談到「應運法門修行容易」,弟子忝為鸞門教化一

      員,覺得鸞門亦是當今非常方便法門,不知恩師看法如何?

 

濟佛:哈哈!鸞門為三教合宗之廟堂,近年來著書勸世,傳經印典,

     熱心社會慈善工作,可以說是弘法利生之慈悲行者,散播菩

     提種子無數,凡是世人能皈依鸞堂,究三教心法,廣施善行,

     洗心靜性,初則得證「菩薩道」,有大願力、大修持者,必

     能得證「仙佛」之果位。鸞門應運渡世,故三界聖神仙佛頻

     降揮鸞著書開示,渡人眾多,在上界已有許多鸞門修士證道。

 

楊生:那應說「條條大路通天堂」了?

 

濟佛:正是。因緣不同,環境不同,各人心向不同,所以上天廣開

      各種法門,只要真心向道,無有偏見、邪行,則各有所成,

      終必殊途同歸。

 

楊生:可是目前各宗教常有水火不容言詞,互相排斥,自視為高,

      批評別教是外道、低級等等,這當如何解說呢?

 

濟佛:這是人類自私心作祟的關係。以大宇宙而言,人類、物類各

     有其生存權利;以宗教而言,各教皆以教化為宗旨,有其莊

     嚴性,在一個獻身宗教中的人,應當抱有如開醫院救人心願,

     只是存心救人解苦,不應因信仰種類有異而施以不同待遇,

     否則便失其神聖性及仁道立場。可惜當今之宗教,為了拉信

     徒,搶教盤,只有打擊別教一途了,如此不尊重別教,出言

     或著書毀謗,皆自造惡因罪業,不但難成正果,還得下地獄

     受報。修道人最重要的「身口意」三業,三業有虧,心性不

     平,則仍是凡夫,學佛修道者,不可不謹言慎行之。

 

楊生:恩師說得是,妄語﹑惡言為修道者之大忌。記得十年前愚徒

      與恩師正在著作「地獄遊記」時,有一夜我夢中魂至地獄,

      在一座山前,因逢雨後,山泥滾滾而下,不知怎樣卻一口口

      灌進我的嘴裡,接着一陣噁心嘔吐,吐出泥,泥中還滲雜

      着一些小蜘蛛毒蟲等東西在爬行,覺得非常恐怖痛苦,當

      時我問  地藏王菩薩,為何我要受此刑罰﹖地藏王菩薩答﹕

     「你因某時批評某人。」我答﹕「我是善意,而且他也是犯

      錯,我才批評。」地藏王菩薩曰﹕「修道人要修口德,雖他

      有錯處,但此事與你無關,而且你在批評他時心起不平,

      已有毒念,故當受此處罰,以印證地獄不虛 ……。」夢醒

      恍然大悟,所以一個教門中人,妄語﹑綺語﹑惡語是造罪

      之源,當慎之。

 

濟佛:謹記﹕

 

() 說人是非者,就是是非人,

    背後你說人,背後人說你。

 

() 淨口不可起怨心,怨心惡語生。

    學道不可妄毀人,毀人害自身。

 

楊生:感謝恩師惠賜金玉良言,以啟廸眾生。

 

濟佛:聖德寶宮已到, 楊生魂魄投體。

boktakhk1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遊聖界聆聽仙佛平等說法

 

 

濟公活佛 民國七十五年一月廿五日 歲次乙丑年十二月十六日

 

詩曰﹕歲月隨風景色遷。迷糊渡日又新年。

      青春擺手離人去 。趁早修身種福田。

 

濟佛:歲月如梭,乙丑年又近尾聲了。一年容易又秋冬,天氣轉寒,

      正告訴世人,這一年你如沒有積蓄,身體如無鍛鍊,此刻你

      將體會到「貧寒」滋味。無情光陰,漸把「青春」帶走,如

      還不俢,又把「老人」帶走,人生的旅程是不能久待的,

      要有隨時「遷居」的準備,所以尚有「自主能力」的時候,

      別忘記努力耕耘這塊寶貴的「良田(心田)」,縱然自己無法

      嚐到豐收的果實,也可以留給你的子孫或者親友去享到先人

      的餘蔭。人生空手來空手去,一旦三寸氣斷,多少良田美宅

      ,無數嬌妻轎車,都換了主人,想到此,你當會為未來無盡

      的歲月,做一個最有意義的安排,無防多奉獻一些紿社會,

      幫助一些貧困,助印一些有勸世價值的善書,這才是你辛勞

      一生最寶貴的收穫,才是你可以帶走的無形財產。歲末年終,

      老衲藉聖德吐露一段心語,願世人不要嫌我囉囌,在此也祝願

      聖德諸生及聖德讀者們春節快樂。

 

楊生: 感謝  恩師的祝福。一年又將過去了,檢討今年,愚徒德業退

      步,心性荒蕪,實感慚愧!

 

濟佛: 知過能改善莫大焉,希望世人在這年終歲末,都能冷靜檢討,除

      舊佈新,迎接新的面目,否則你將「老舊不堪」!哈哈!現代人

      嫌棄繁華都市,去居住在山上的別墅,這是為甚麼啊!

 

楊生: 時代不同,有錢人才能居住在荒山上「別墅」,否則只有住在

      繁華都市「公寓」!

 

濟佛:奇事﹗奇事﹗想當年,山上茅屋是鄉下貧人居住,現在卻換

      上富人居住,莫非「風水輪流轉」﹗山上空氣好,環境清靜,

      想多活幾年的人都變成「山人」,這真是「富人窮住」。再

      看吃的方面,以前一些甘薯葉﹑魚餔等低賤食品,現在窮人

      吃不起,反而是富人的佳餚。還有雞肉也吃膩了,反而喜歡

      吃雞腳﹑雞翅膀,這真是「富人窮吃」。行的方面也是一樣,

      一遇假日,大家想往風景區走一走散散步,走路散步以前是

      毎個人的本行,如今大家都成了「外行人」,只有放假才有

      這個機會「走路」,否則沒有這份「閒情」。回憶起來,人

      類到底是進步,還是退步呢?

 

楊生:恩師說得是,社會是進步了,但人類四肢可以說是退步了。

 

濟佛:今日閒談費時已多,楊生快乘上蓮台,我們訪道著書去吧﹗

 

楊生:隨師共乘蓮台,飛行在半空中,為什麼腳下的雲層混雜,夾

      着一股亂流

 

濟佛:這裏距人類居住地方甚近,本來的青天白雲已變色。因為世

      人心中煩亂,充滿勾心鬪角,欺騙邪淫,加上空氣污染,人類上

      空的「天氣」,受到「人氣」的影響,已喪失其清淨的本質了,

      這也是人類生活領域一大損失,難怪現代的人疾病叢生!

 

楊生:剎那來到這裹,為何一片淨土,行雲流水,有如世外桃源,沒有

     一點塵埃氣氛,這裏是什麼地方呢?

 

濟佛:這裡就是仙境,你看看前面那些世外神仙,來去自如,不疾不徐,

     並無一點匆忙臉色,因為他們能放鬆心情,又不浪費精神,稱為

     「抱元守一」,故得享無限「天年」,逍遙於天上。因世人生

      活在緊張繁忙環境,又沉湎於酒色之中,將天賦靈命耗損殆盡,

      故多病或折壽者甚多,如最近不是幾個大作家、大演員也想

      學「醉濟顛」般,飲酒渡日,難怪英年早逝,何苦來哉!

 

楊生:「菩薩怕因,眾生畏果」,人自造惡因,自得惡果,而仙佛逍遙於

      天上,戰戰兢兢,唯恐再犯錯而重入六道輪迴,他們的生活不

      是毫無樂趣可言嗎?

 

濟佛:  你有所不知,俗人之樂是「樂中帶苦」,稱為「快樂或痛快」

       ,而仙佛之樂是「樂中帶樂」,稱為「極樂、天樂」,因世人

       之樂,帶有「私慾」存在,此中已埋下「痛苦」種子,其樂很

       快消失,故稱「快樂」,又言為「痛快」。仙佛之樂,不存絲

       毫慾念,是一種大自然之樂,無所求、無所貪,故得而不喜,

       失之不憂,既無得失,則無生滅,這才是一種「真常之樂」。

 

楊生: 原來如此。仙凡不同,只在一心,仙佛也許亦有苦處,只是他

      們不住於「苦」,故等於「無苦」,世人執於「有樂」,一旦

     「樂盡」便覺「苦至」,聖凡不同也就在此分別了。

 

濟佛: 楊生說得也是。我們繼續前進觀賞仙界的各種景色吧!

 

楊生: 許多人問我道:「仙境或西方本來是『無色相』的地方,為何

      與師著作『天堂遊記』時及現在所觀,天上卻也存在一個國

      渡裏,什麼都有,這又是什麼原因?

 

濟佛: 這是「空中妙有」的聖境,在無色界的地方,本來是一無所有,

      但苦一無所有,則仙佛也等於不存在,既有仙佛則有一切相,

      只是此地的仙佛他們所要的一切,隨心取用,了無牽掛,毫無

      貪戀之心,故雖有外相,實無外相,有云: 「但求我心無外物,

      何妨外物常圍繞。」仙佛在世間時也是脫離不了外物色塵的

      圍繞,但他們會「用物」而不為「物用」,故能在塵不染塵,

      在人世既有此種境界,故天上之美景諸物更華麗於人間萬倍,

      因為在這裡他們的道行已更為提昇,可以用物,而不為物所役,

      故不會再墮入輪迴。

 

楊生: 此理甚玄,弟子尚有不解。

 

濟佛: 此理甚淺,為師特為解說:

      在聖界的仙佛,其所以能來去自如,逍遙自在,實來自於他

      「心中無物」,因在「諸相皆空而妙有」的境界中,若仙佛稍

       有貪念,即如執物揹身,法身受此重力所壓,必漸沉淪而下,

       自然墮入輪迴道中。因此,仙佛教人「淨念、看淡、看開、

       布施……」即是在培養其靈性清淨,心無執着,如此靈性始

       易上昇於聖界,此即修道之「昇降原理」。世人修道,想要

       得道飛昇,定要放下諸塵緣,則必有飛昇淨土之日。

 

楊生: 如此說,世間教門宗派的爭論,不是與修道完全無關了嗎?

 

濟彿: 哈哈,正是! 「愚人爭我是,智人去我執」,人世間各教派真

      假等爭端,皆是小乘「我相」的追求,其實你能否「得道飛昇

      聖界」,完全決定於「心境的淨空無着諸相」」一途,至於人

      世間偶相的崇拜爭論(包括神佛高低大小,師父名位有無)等,

      毫無意義,亦無用處。如世尊徒眾人天百萬,而未必全部有

      成;孔子學生滿天下,未必人人成聖。其能有成,端在「頓悟

      、放下」二字中去體悟道的真髓了,人如能悟此,則當趕快向

      自己「心性」下功夫吧!

 

楊生: 前面來了一位柛仙,好像是八仙中的李鐵拐仙翁,他拿着鐵拐,

      一搖一擺而來,弟子也真疑惑,他既然成仙,為何腳疾不癒呢?

 

鐵拐仙: 哈哈!聽我道來:

        人人稱我鐵拐仙, 雖然身顛心不顛

        看看紅塵滿世間, 處處都是淫邪奸,

        四肢強壯心性偏, 顛倒五倫死要錢,

        不若鐵拐李八仙, 貌醜心善有人緣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楊生啊!你剛才說我成道了為何還是「擺腳」嗎?其實這是

        故意裝模作樣而已。四肢殘缺,無碍於修道,因為「道由

        心學,佛由心成,只怕凡人心不堅」而已。剛才一歪一拐,

        正表示雖然世道舖(鋪)着高級柏油路,但世人卻沉重得寸

        步難行,捨正道不走的人太多了,所以看來似乎「華容貴

        體,四肢健壯」,其實是個「五倫不全」的人。一個四肢健

        全的人,如果他的心念不正,作為有害於社會,那麼他比那

        些四肢殘廢,無法行動的人還要更為「缺陷,悽慘」,身體

        有「缺陷」無妨,最怕是患上了「大人缺德症」,那就無

        可救藥了。我的成道,正可以為天下肢體殘障朋友作證,

        只要你有「道心」,一樣可以「成道」,不要自卑啊!

 

楊生: 感謝  鐵拐仙翁開示金玉良言,為殘障同胞頒賜福音。

 

濟佛: 健康的心是非常重要的。雖然肢體的缺陷是帶有前世業障,

      但今生如能懺悔知修,且身體缺陷可以減少犯罪機會,也是上

      天慈悲要給他有自修的環境,故當摒去自卑而奮發圖強,自修

      而靜養靈性,亦有非凡成就。

 

楊生: 鐵拐仙翁走後,何仙姑乘雲駕到,滿臉笑容,手裏握着一枝荷

      花。……弟子向  何仙姑參駕。

 

仙姑: 不用多禮。台中聖德寶宮奉旨著作「靈山求道記」,此書包

      含無極真理,是一本勸化眾生良書,吾心有感,知道楊生與濟

      佛今日雲遊經過此地,特來一敘。

 

楊生: 感謝  何仙姑指教,當今女性學道的人甚多,請仙姑能對天下

      女性道友開示。

 

仙姑: 由於天運運轉,時代潮流變遷,故女權抬頭。因無極原靈本來

      平等,故有此佳機,使女性在家庭地位提昇不少,現今女性修

      道者非常普遍,吾亦甚感欣慰。在男動女靜先天條件下,女性

      修士較男性減少甚多犯罪機會,故女性成道機會增多。但因

      女性須主持家務,生兒育女,負擔責任很重,願天下男性多體

      貼家庭主婦的操勞,她為家庭及生男育女受苦受累,具有無量

      功德,故如能夫妻同修,將來可以共成大道。

 

楊生: 何仙姑為天下女性出一口氣,真是功德無量。男性在外工作,

      加以生性輕浮,造過犯罪機會甚多,所以比女性的修道,更要

      花費較多心力。

 

濟佛: 感謝  何仙姑的指教。楊生我們再繼續前進吧!

 

楊生: 遵命!……一路上遇上無數仙真與菩薩及出家打扮比丘、比

      丘尼,他們來來往往,相見都互打招呼,面露微笑,佛道二家

      似乎在天上並沒有劃分界限,而且非常友善,與人間各宗教間

      水火不容,大異其趣,這是什麼原因呢?

 

濟佛: 前面來了一位菩薩,你向他請教吧!

 

楊生: 弟子楊生向  菩薩行禮。

 

菩薩: 免禮!你們師徒訪道著書,勞苦功高。

 

濟佛: 那裏!楊生有何疑問,盡可向他發問。

 

楊生: 在人間各不同宗教,門戶道牆壁壘分明,為何來到天上,看到不

      同教派成道者,來去自如,相見親切,與人間為何大有不同呢?

 

菩薩: 以大乘佛法而言,眾生萬類,但一性相同,為渡萬類眾生,故有

      萬種法門,法門眾多又不外以「心性」為修煉之目的。世上

      萬教,因地緣、眾生緣不同而設,本無不同,若強為分別,或互

      相排斥,則失其「本意」。故一個了悟大乘佛法者,知道萬

      法隨因緣而生,以渡不同眾生,必以平等心,及慈眼而觀之,

      絕對不會妄加詆毀,但一般小乘修士則無此般宏量及遠見,

      故視其他教派如仇敵,凡此皆是教門中罪人,將來也無法成就

      來去自如的道果。因各宗派皆有其不同的成就,如今日楊生

      在天上所見,以佛來去無碍,友善和平相處,若有分別心者來

      到天上,天上亦將蒙上陰影,猶如戰場,各霸一方,自擁為是了。

      若將仇恨、輕視心性帶至天上,則天上將無寧日,故要「逍遙

      三界外,必存無我心」,否則成道甚難,其只不過得到一種小

      乘善果而已。

 

楊生: 原來如此。天上是個「和平國渡」,這裹充滿博愛及友誼、

      親善、不爭不,無有人間的仇恨、爭、自私、傲慢,否

      則又有誰要來這裏呢?

 

濟佛: 是的,天堂就是「堂堂無限大的地方」,充滿無限的平等與自

      由,在這裏只有管自己,無人干涉你,因為在這裏都是人世間

     「模範的人民」,「榮譽的眾生」,有此「天下一家」心胸的

      人,才能居住在「天上一家」的樂土,願世人好好體悟之!所

      以學佛修道者,當體「萬法歸宗、萬教歸心」的本意,友愛相

      待,在天上你才不會寂寞孤獨,否則你縱能道成天上,也將無

      法雲遊四海,沒有朋友,更將「抱恨終生」。時刻不早,楊生

      我們準備回宮吧!

 

楊生: 遵命,感謝  菩薩及恩師開示,使弟子獲益不少。

 

濟佛:聖德寶宮已到, 楊生魂魄投體。

boktakhk1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遊太清宮  聆聽太上道祖說法

 

濟公活佛 民國七十五年三月一日 歲次丙寅年正月廿一日

 

詩曰﹕春到人間百事佳。普天同慶喜開懷。

      掃除舊病迎新運。學道修身定不差。

 

 

濟佛: 新春一到,百花盛開,普天之下,呈現一片欣欣向榮氣象,眾生

      的心地也因一年的勞累,經過春節新氣象的激發,充滿新的希

      望。春節前聖德諸生舉行放生活動,這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

      活動,將舊的枷鎖,隨着鳥籠而,靈鳥的飛翔,帶走一切不

      如意,迎接新春的來到,這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。

 

楊生: 關於放生問題,弟子常遇到許多人質疑,今特請恩師解答一些

      問題吧!有人說:行善當以救濟貧困、修橋舖路為宜,當今人

      類自相殘殺尚不能救濟,反去救濟物類,不是一件顛倒的事

      情嗎?

 

濟佛: 慈善的種類很廣,如果本身有力量,遇到機緣,皆當去做,不可

      妄作分別,孟子說:「親親而仁民,仁民而愛物。」可見仁民、

      愛物皆是一個好善樂道的人所應做的事,古有明訓:「不可因

      惡小而為,不可因善小而不為,否則皆非真善。」愛及動物是

      一種慈悲善行,當盡力行之。

 

楊生: 又有人問:被放生之物,如被人捕去,又何必放生呢?

 

濟佛: 捕者自捕,放者自放,這好像一個高明醫師替人療病,亦不能保

      證醫好病人後,將來不會再生病或死亡;譬如助人解困,亦不能

      保證被救助者立刻賺錢或以後不再貧困。世間事本來就是如

      此,助人、行善,主要是一點發心,不必過份計較其得失,否則

      善事無人肯為了。如名利之所在,世人皆努力爭取,毫無顧慮,

      為何善事當前,便猶豫畏縮,更想到壞的一面呢?為避免放生

      物被捕,可擇深山或大海放生水陸諸物。

 

楊生: 聽罷恩師開示,獲益良多。

 

濟佛: 著書時間已到,楊生上蓮台,我們今日將訪太清宮,聆聽太上道

      祖說法。

 

楊生: 昔日與恩師著作「天堂遊記」時,曾數次拜謁太上道祖,今日

      趁著作「靈山求道記」再向道祖求教,真是機緣難得。

 

濟佛: 哈哈!老衲乘興,唱一首道歌勸世:

 

求道有多門,方便為優先,

古今修道客,受苦不堪言,

磨盡三世業,便得享福田,

人生如幻夢,行善應勤勉,

剎那光陰去,家財難留連,

智士布施化,廣結眾善緣,

無常一來到,靈性飄上天。

 

楊生: 恩師唱得好,令弟子深深感動。……前面已是太清宮,詳雲靄

      靄,毫光燦爛,仙花遍地,不同凡響的景色。

 

濟佛: 我們進去三清殿府----太清宮,拜謁太上道祖吧!

 

楊生: 遵命, ……但見道童排列兩班,正迎接我們,真是愧不敢當

       ……。已見道祖坐於正殿,鶴髮童顏,穿色道袍,滿身金

      光……弟子楊生恭參道祖聖駕!

 

道祖: 楊生免禮。昔日二位奉旨著作「天堂遊記」時曾來此一遊,人

      間剎那歲月,至今快七年了,欣見聖筆楊生道業日益宏展,受

      渡化眾生無以計數,對挽回天地氣數,化劫弭災立功不少,今

      日又著作新書,可謂宏願無量,雖然肉體與精神上受了不少折

      磨,但辦道弘法者,「道大」「業重」,難免嚐受磨苦。身擔普

      化工作者,因眾生期望甚深,及渡眾關係,故必須承擔眾生一部

      份業障,如此才算「渡眾」,古往修道者亦是如此,有捨家業、

      損肉體、受奇難、遇災劫等,以身頂眾生之罪,則眾生方能得

      救,楊生著書甚多,渡眾不少,故必受此苦難,近日身體違和

      即是此因,希自悟之。

 

楊生: 弟子自知夙世業障深重,不敢言渡眾有功,但盡所能為社會做

      一些有意義工作而已,懇祈  道祖惠賜靈光,以減輕弟子業障。

 

道祖: 好的,特賜仙丹三粒,以助爾靈力……。

 

楊生: 感謝道祖慈悲賜我靈丹,……吞下口裏,頓覺全身發熱,元氣大

      增。

 

濟佛: 今日來訪道祖,老衲特提出一些修道問題,請道祖開示,以啟化

      天下眾生。

 

道祖: 濟佛客氣,儘管發問吧!

 

濟佛: (一)何謂「患生不意」?

 

道祖: 「患」就是禍患、事端;「不意」就是「不誠意、不注意」。

       一個人會惹來禍端,主要就是做事不誠意,凡事虛偽造作,如

      貪污舞弊必作假帳,學道非真修者,外表嚴若道人,暗地裏

      「酒色財氣」集滿一身,凡是此等人,必遭天遣人怨,故違法

      者終遭至官司纏絆,身繫牢籠,而「假道人」終必遭受眾生唾

      棄,陷於身敗名裂地步。

 

      至於做事「不注意」細節,馬虎應付了事的人,亦會遺下滔天

      禍端,如飛機之檢修,若漫不經心,其危險甚大; 各種藥品、

      食品之製造、檢驗、衛生等; 若工作人員不用心,其貽害世

      人至鉅,故言「患生不意」。世人不論公私之事,千萬不可

      失其「誠意」,或「大意」為之,以免造下禍患,造罪而無所

      禱也。

 

濟佛: (二)何謂「禍生絲微」?

 

道祖: 所謂「小惡不改,大惡必生」,一塊寶玉每因絲毫瑕疵而頓失

      其價值;一個修道人,亦常因一點小錯而喪失其美譽人格,因

      此,為人處事,豈可不小心!

 

      絲如一粒細砂,難容於「眼睛」,一粒砂粘於眼裏之苦痛,勝

      過一粒石頭置在腳上,故知惡小不可為,以免惹禍生災。世

      人大多輕易原諒自己過錯,豈知小錯多做成「大錯」。世人

      皆知一滴農藥,不可輕易入口,為何「造惡積毒」卻日日自

      犯?慎之!慎之!修行者更應保持一顆「道果」之永遠「完美」,

      豈可輕染一絲「污點」,而令千年道業毀於一旦!

 

濟佛: (三)何謂「善生於惡」?

 

道祖: 善惡在於一念之間,人心本善,因受外緣引誘,故生起惡念,而

      惡念一起,心中又充滿矛盾,良心頓覺不安,如此平衡人心,不

      致造成舉世皆惡殘局。

 

      世人在為惡之後,靜夜捫心,良心不安,如殺人犯逃亡之後,必

      飲食無味,睡不安眠,恐懼滋生,懺悔這件事如未發生該多好,

      此時已激發其「善念」。一般人在做下違心惡事後,常想行

      善補過,許多皈依宗教者之懺悔、精進、行善,皆緣於做惡

      後之一種「反應」,造惡如枯葉凋落,化為污朽,但可充作肥

      料(糞料),供養樹木,激起新生命繼起,即所謂「痛改前非,

      重新做人」。

 

      上天有好生之德,願接受懺悔、認錯、改過的人,凡從前犯過

      者,看完此篇,可在神佛面前表白自己以前「過錯、罪行」,

      並立下「善願」,從今天起,重新做人,行善補過,則上天可

      以寬恕之,否則死後難逃地獄之刑罰。

 

濟佛: (四)何謂「利生於害」?

 

道祖: 俗語說: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」,孟子說:「上天將降大

      任於斯人也,必先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苦其心志,空乏其身,

      行弗亂其所為。」

 

      一個健康的人,往往不注重身體的保健,一旦身體生病受害,立

      刻興起保護身體、注意飲食衛生、戒煙、戒酒,節制各種不

      良惡習的念頭,這就是「利生於害」。

 

      人在嚐受到人生種種苦難時,心想:天地無限大,為何前途寸

      步難行?身體我自己,為何難控制他不生病?樹木有千歲,為何

      人生難百年?這一連串問題的遭難,頓然覺悟,而化悲憤為力

      量,利用有限人生,學道修身,淨化靈性,自能重返本來清淨面

      目,歸於太虛,自在無涯,這也是因害而生利的見證。

 

      以一個學道者而言,吃素奉儉,不注重物質享受,嚴守各種戒

      律,忍讓吃虧,給生活上帶來甚多不方便,以俗眼而觀,損失

      傷害甚大,而以道者而言,其利益自身,無害於他人,所獲得

      的妙處尤無可限量。故知利害相生之理,如同學道者之犧牲

      奉獻,雖損之又損,實利之又利,修道在超凡入聖,豈可以俗

      眼觀之。

 

濟佛: (五)何謂「動生於安」?

 

道祖: 靜極思動是天道運轉本能,如人夜裏安睡,天亮必思動起床,若

      長躺床褥,三天過後,必然筋骨生硬酸痛。人之生活於安和環

      境,修道最為容易,當起精進之念,有云「國難出忠臣,家貧

      出孝子」,不可安於現狀,消弭志氣,當趁此安定環境,再創新

      求進,富者多布施、多行善事;有學識者多精研經典,作宣道

      講演、著作傳譯之用;有強壯體魄者,多擔起粗重工作。如此

      各擔負所能,必能各有所輝煌成就。今人修道,每因循苟且渡

      日,對社會眾生毫無貢獻,僅在「口中」有道,常自稱為「修

      道人」,可惜毫無「道心、道氣、道行」,凡此皆為「口頭

      禪」之流,終無可成就。

 

濟佛: (六)何謂「盛生於衰」?

 

道祖: 世事無常,端看世人心念行為的造化而變,語云:「多難可以

      興邦,缺月可以積圓。」因此,命運不佳、身體衰弱、職位低

      卑、財物稀少的人不要自卑,天下沒有天生即知道一切的人,

      都需要經過學習、努力、考驗、失敗、勤奮,最後才能有所

      成就。許多大企業家小時曾為傭工、替人放牛;許多高官、

      偉人,小時家貧三餐難繼;許多長壽者,小時體弱多病。從以

      上例子可以看出目前處在低劣環境者切勿氣餒,以不懈怠精

      神,如牛耕地一般,一步一步向前,看雖緩慢,但廣大的土地,

      卻在勤耕之下,見到豐收果實。

 

      修道者,起初一竅不通,毫不知道為何物?亦不知如何修起?但

      因一念之誠,忠心向道,凡有利人之事盡力去做,不以聰明自

      誤,虛心求教,如有做錯,立即改過,毫不掩飾自己缺失,聞過

      則喜,聞善則拜,久而久之,如虛弱身體,經過長期鍛鍊調養,

      必能轉弱為強;如貧瘠土地,經過人工施肥改良,必變為肥沃

      良田。修道者歷經這種辛勤磨煉,一定能使「小德」成為

     「大德」,由衰成盛,超凡入聖,從凡塵飛昇於大羅聖境。

 

濟佛: 感謝道祖慈悲,用白話語言闡述了老衲提出的六點道義問題,

      提供眾生修學參研之用,盼勿以等閒視之,此六題皆是相對

      妙化無窮之問題,宇宙人生輪迴之道亦包涵於其中,願有心

      人好好去體悟之。

 

楊生: 聽罷道祖精闢淺白的演說,令弟子獲益非淺,感謝道祖慈悲

      開示。

 

道祖: 眾生皆為靈山骨肉,無極原靈,只因散居凡塵,迷於物慾,一旦

      無法控制時,靈性又得進入地獄受到種種之苦罰,實為可憐,

      深願看到此書,皆能皈向聖門,求道而修,則在世必能接近 

        無極上帝的聖靈,死後定可回返天上故居「靈山」,重享

      天倫之樂。

 

濟佛:  眾生有緣當修道, 莫待老時空煩惱,

       神佛皆是凡人做, 只怕凡人不修好,

       求道皈依正法門, 靈台即刻受記號,

       行善唸佛齋戒清, 功果自此一般高,

       世事無常當反省, 唯有修道最可靠。

  

       今日時刻已到,楊生準備回宮。

 

楊生:遵命,我已坐穩蓮臺。

 

濟佛:聖德寶宮已到, 楊生魂魄投體。

boktakhk1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 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