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鸞門聖地   遇真人說法教

 

濟公活佛 民國七十四年六月五日 歲次乙丑年四月十七日

 

 

詩曰 :萬教歸心道理同。隨緣渡化勿相攻。

      鸞門最好修身地。不倚不偏允執中。

 

濟佛:今日準備雲遊著書,楊生上蓮臺吧!

 

楊生:遵命!我已坐穩蓮臺,請恩師起程吧!

 

濟佛:已到目的地,楊生下蓮臺吧!

 

楊生:此處前次已來過,是鸞務院啊!

 

濟佛:正是。因鸞門綜三教之精神,溶為一爐,傳播三教之教義,

      提供世人精神修養之所需,振興固有道德文化,覺世牖民,

      是古聖先賢與今日人類心靈的一座橋樑,更是末法時期,

      眾生誕登天界的一條捷徑,在另一方面亦是民間文化的保

      護者,故在天界之三教高真,深為嘉許。故今日皈依鸞門

      修成正果者,已不少位證無極果位。楊生隨我進入內殿吧!

 

楊生:遵命。前次匆忙未予細觀,今日觀院內各種官員甚多,未知

      他們做何職務?

 

濟佛:他們是考校官,凡是皈依鸞門者,生前除犯大過者,判入地

      獄外,尚有中上乘果位之得道者,仍需考校官之核對。一般

      鸞生修士,如無何大德,則在南天(氣天)之中,位證中乘果

      位或由此再加修煉,晉升為上乘無極果位。然道高德厚者,

      則直接位證無極上乘果位。你可請問考校官吧。

 

楊生:請問考校官,你對今日之鸞門有何看法?

 

考校官:各宗門各有其因緣不同之成就,今日鸞門可以說是一種應

        時運的宗門,因昔日各宗教教主已湼槃,其所留下的經

        典,今人乃據以翻譯講述,作為渡人之方法,然經典有

        限,古法難化,對追求新知的近代人類,常有不能滿足所

        需,或者格格不入之感,上天為了普化眾生,所以  關帝

        設鸞門以闡教,藉桃枝柳筆,作為三界仙佛現身說法,重

        顕昔日宗風之法門。如當今之世必以電燈、冰箱、汽車等

        應時物,才能滿足今人所需一樣。宗教之教義亦同,

        必須以淺白通俗之道理,符合當今世人生活潮流之需要,

        及可行之方便法門,以教示人類如何從科技時代之生活中

        去調和自己家庭,修持自己心性,做如何之布施、忍辱、

        精進等,從五倫八德中修煉,這才是當今人類所迫切需要

        的宗教。但教主遠去,今日賢哲雖多,只能依文解釋,則

        又尚嫌不足。具有大根器者,能觀宇宙之妙,創今人所用

        之大法,無所固執,大公平等者又不多見,故必藉三界之

        靈再次傳達真理於人間,故有扶鸞之聖舉。

 

楊生:考校官說得有理,但世人尚有認為扶鸞是虛構之事,甚者斥

      為外道旁門之術,或神佛根本不至鸞堂扶鸞,不知您之看法

      如何?

 

考校官:今日科技發達,聲電之學已進入微妙階段,可以測知宇宙

        充滿各種不同能量,三界神佛亦是一種能量份子,感召人

        電(人體導電),發生一種振動力(扶鸞)而轉動原理,這是

        很自然之事。再者各國靈學硏究,已能證明靈界之存在,

        故召靈會中常有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,而各教各門亦皆在

        力求各種證明,以顕示自己教派神佛之「靈應」,這種靈

        應有夢中示現、心靈感應、各種預知、疾病突然消失,各

        種佛咒神水、手印法訣之治病消災功能等,各教皆自稱有

        此神奇力量,既然如此,仙佛感應,扶鸞傳真乃是雕蟲小

        技,有何不可信之處呢?至於佛是無所不至的,能由印渡

        至中國、美國…為何不能至鸞門?需要佛的地方,佛就在

        那個地方。

 

楊生:言之有理。再請問您之職務為何?

 

考校官:凡皈依鸞門者,南天及無極天鸞務院即予註籍,因眾生本

       為無極之原靈,歷世修行,各隨因緣,發願渡眾,故鸞門

       亦有不少上根善智之士,在此應運渡人,其道德可敬,修

       持有方,凡眾生擇其善者而從之,努力修持,廣行功德,

       則歸空之後皆可以返回無極聖域。吾即考校鸞門修士功果

       及皈依何廟堂修持與其經過,皆一一錄誌而結案,以評功

       而定果。

 

濟佛:感謝考校官之開示,賢徒我們準備參觀他處吧!

 

楊生:感謝考校官指點迷津,告辭了。

 

濟佛:楊生快隨我乘蓮臺,我們另到他處參觀訪問。

 

楊生:剎那來到此地,這裏的風光明媚,景色怡人。

 

濟佛:這裏是鸞務院附近的一個逍遙聖地,位在無極界的一處。

 

楊生:原來如此,這裏與西方聖境並無兩樣,有一股道法自然的情

      境,松柏、涼亭、蓮池映成一股世外仙境,有許多出塵之士

      在那裏徜徉,有的在下棋,有的在散步,好像與世無爭的樣

      子。

 

濟佛:修士離塵成道後,過得無憂無慮,閒情逸緻,了無煩惱罣

      的生活,這是世間難得之事。前面來了一位真人,你可拜訪

      他。

 

楊生:弟子叩見上仙,請問聖名?

 

真人:楊善生免禮,吾法名修德真人,我們皆是鸞門同道,今日來

      訪,吾甚欣悅。觀爾臺中聖德寶宮,鸞務宏展,聖書廣播,

      與昔日吾在世相比,可謂青出於藍,而勝於藍, 對當今世道

      潮流可謂投下一帖「清潔劑」,其影響人心向善的功德,可

      謂凌駕諸教之上。

 

楊生:豈敢!請問真人,您如何有今天果位?

 

真人:我為台灣南部某鸞堂堂主,生前獻身鸞門廿餘年,領旨著書

      六部,晚年持齋,一生效勞於聖門,立下功德,死後不受輪

      廻之苦,而上昇無極聖境,再經一番修煉之後,已得真人果

      位。

 

楊生:聆聽前賢之話,甚為感佩,不知在鸞門修道,如何才能超脫

      生死,又當何種聖職,功德較大?

 

真人:在鸞門修道,如何達到超脫生死,這要看他所下功夫了。

 

濟佛:現刻純陽大帝駕到,楊生準備接駕。

 

楊生:恭參  孚佑帝君聖駕。

 

大帝:楊生免禮。吾為鸞門三恩主之一,今日知道楊生來到無極鸞

      門聖地訪問,特趕來吐露一些天機,以供鸞門修士參考。剛

      才楊生所問,要超脫生死,首要「看得開、放得下、擺得平」

      ,如此而已。

 

楊生:請大帝再述其詳。

 

大帝:看得開----皈依鸞門參鸞學道,乃是應運最方便法門,不用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出家、不用辭職,不用持齋,如何說呢?因鸞門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為應運法門,人人可修,不必皈依即持全齋,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妨家庭事業,故如還不能看開而找時間勤鸞參修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要想成道豈有可能?世人許多皈依鸞門不能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之以恒抽空參鸞,如此無心於道,何能成道?故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看得開,即要人名利雖不必全部拋棄,但仍宜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泊以處,才能明心悟道,才能了脫生死。

 

楊生:皈依鸞門者不持全齋,是否有影響其功果?

 

大帝:鸞門為在家修道之法門,效關帝忠義精神,故牛犬不食為初

      戒。至於培養性靈,養就慈悲情懷,則以持早齋而漸入全

      齋。但若環境不允許,並不勉強為之。若其一時無法齋戒,

      對於放生、助印善書等事,當勤行為之,亦可補其不足。

 

楊生:至於「放得下」呢?

 

大帝:修道無難,只是放不下,放不下何事呢?得失、名利、情

      愛、貪慾等,如能將這些掛碍放下一些(不是全部拋棄,應

      重儒家五倫,不拋世俗家庭社會,但要求此心不受這些所困)

      ,則業障、俗業、塵勞可以減輕,如此心性才能清明,有助

      於提昇自性進入於無極聖境。

 

楊生:何謂「擺得平」呢?

 

大帝:世人最怕「心不平」,心為何不平?就是起於貪嗔痴,即是

      怨恨、嫉妒、多慾、妄想,能將此心修平,「身口意」三業

      磨平,即是擺得平,心賊不亂,心魔不生,道性現前,要了

      脫生死有何困難?

 

楊生:感謝  呂恩主開示。

 

真人:欣逢孚佑帝君駕到,解說鸞門超生了死之道,吾今解說在鸞

      門修道,於立功立德方面,何者較大?鸞門主要為扶鸞著書

      勸世渡人,所以鸞門之第一大功德者為正鸞。以當今之世而

      論,如能一生著作十本善書,內容正確,合乎真理並印行勸

      世,且生平無何大過者,必可道成天上,名留人間。善書之

      著成端賴印行勸世,故助印善書之功德亦是最大,然助印者

      宜選擇內容正確,有勸世意義者,則其助印廻光反照之功德

     ,可謂無盡無邊。再者一宮堂之主持,因設宮堂始能闡教,故

      一宮堂之主如能持公秉正,栽培正鸞,引渡鸞生,則為開山

      之祖,乃是大功德者。再者為唱鸞生、記錄生、正鸞扶鸞傳

      真,必靠二部人員以接其真跡聖訓,故立功甚大。以上三者

      如能陪正鸞著書十部,生平無何大過,其果位僅次於正鸞。

      再者為宣講生,聖訓必靠宣講才能深入人心,勸人修道,故

      宣講生如能自求精進,演說聖訓,一生效勞不怠,其果位謹

      次於以上四者。再者為效勞生,一宮堂之道務發展必賴全體

      效勞生之護法助道,皈依以後如逢鸞期,除重大事故外,不

      偷懶懈怠,參鸞協助聖書,抽空前來聖門忙聖務及打掃廟

      堂內外之環境一生如此,生平無何大過,將來亦是道成天

      上,僅次於以上五者之果位。

 

楊生:真人之說,弟子聞知甚詳,但覺尚有不圓滿之處。

 

真人:楊生說之無妨。

 

楊生:一宮堂之主持、唱字生、記錄生只能幾人代表,不能全部進

      入內堂唱字記錄,否則不是秩序大亂嗎?其他宮生也有這些

      才華,只是著書時仍要有人排班護法啊!

 

大帝:真人所說只是大概情形,如效勞生對宮務認真,捐印善書踴

      躍,修持有素,其果位不少凌駕以上五者,故言「師父引進

      門,修行在各人。」各人生死各人了,剛才所說只是職務上

      分類,至於各人勤修立功不怠,則其道果不在此限也。

 

濟佛:感謝二位開示,楊生準備回宮。

 

楊生:感謝大帝與真人開示,告辭了

 

濟佛:聖德寶宮已到, 楊生魂魄投體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ktakhk1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